人民数据研究院发布《我国未成年人数据保护蓝皮书(2023)》(2)
未成年人网络内容安全。未成年人的生活与数字媒介紧密交织、相伴成长,然而上网过程中可能遭遇各类网络不良或负面信息侵蚀,平台企业保护未成年人保护模式尚存识别漏洞、内容风险等。根据《2021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数据显示,38.3%的未成年网民在上网过程中遭遇过不良或消极负面信息。人民数据研究院整理调研数据发现,虽然98.7%的家长认为青少年模式在帮助未成年人减少网络依赖和网络不良信息影响方面发挥了较为积极的作用。但是,认为现有青少年模式存在不足的家长亦有 96.9%。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认为目前青少年模式的甄别机制不完善、身份识别不够精准、实名认证不够严格,仍具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推动未成年人数据保护需不断探索三个“动态平衡”
儿童上网应用的智能设备不仅样式新颖、时尚,而且拥有越来越强大的硬件配置和功能,以智能手表为例,做好未成年人数据保护值得思考以下三个方面。
平衡产品应用与数据安全。一个智能电话通常集打电话、计时、定位、聊天、视频通话、音乐点播、百科问答、拍照发好友圈、留言评论、扫码支付、心率检测、益智游戏等多功能于一体。随着穿戴型智能设备功能不断发展,以及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正式实施,做好产品的功能体验与个人信息采集的安全性备受重视。
平衡儿童隐私权与家长监护权。儿童智能设备诸多功能的核心效用,除了让孩子获取更多知识,营造趣味的学习娱乐环境之外,还要保障安全,即监护人通过某些功能及时联系到他们,确保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如何做好未成年人隐私安全与监护人对人身安全保护的平衡?目前,业内较为被认可的做法是,设计双端授权等功能,如由家长发起对手表的自动接通请求,需要孩子在手表端确认才能开启,充分尊重孩子的隐私权;手表定位功能默认需要家长端授权、开启运动健康功能需要家长授权打开等,充分发挥家长的知情引导作用。小天才负责人表示,这套默认隐私保护设计(PBD),建立了规范的业务方案隐私影响评估流程,从产品功能设计层面追求儿童隐私权和家长监护权的动态平衡。
平衡市场发展与行业规范。数据显示,儿童智能手表的市场普及率约为30.0%,基本上3个孩子当中就有1个有智能手表。而随着生育政策的不断放开,未来儿童智能手表的潜在用户也将进一步增加。儿童智能手表市场规模快速增长的背后,一些行业问题开始暴露。针对这一问题,应发挥标准规范行业、服务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快速迭代的产品功能,形成了快速发展的市场格局。如何平衡市场发展与行业规范之间的关系,未来有待各方联动、协同推进,在探索中不断完善治理方案,形成综合、立体、科学的未成年人数据保护生态。
(责编:董童、李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