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当初为什么选择网购?从“双十一”看消费新趋势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11-13 10:37:01
浏览

原标题:还记得当初为什么选择网购?从“双十一”看消费新趋势

  又到“双十一”。每年大促时,都是一个观察消费的重要节点,如今“剁手党”、“买买买”这些词已经成了明日黄花。细看“双十一”进化史,从拼好友助力的土嗨式狂欢,到跨店凑满减、直播间抢红包……随着网络销量增长的,还有不断拉长的战线、层出不穷的玩儿法。当“双十一”进入第十五个年头,还记得当初为什么选择网购吗?

还记得当初为什么选择网购?从“双十一”看消费新趋势

  11月11日,在浙江省乐清市一家快递物流园,工作人员在流水线上忙碌。“双十一”当天,各地电商、物流等相关企业全力运转,应对网购物流高峰。新华社发(蔡宽元 摄)

  更纯粹的“双十一”

  “爱因斯坦来了都要拿三张草稿纸”“等的时间太长,秋装还没到冬天就来了”“一顿操作猛如虎,最后省了两毛五”……玩儿法天眼花缭乱,人们都快忘了当初参与“双十一”不过是为了省钱。

  消费者早就不愿在层层花招里打转,要的就是拒绝套路、便宜低价。平台也感知到了消费者的变化,比如京东零售CEO辛利军曾在“双十一”发布会上精准概括了今年的消费者心态:可以买贵的,但不能买贵了。而说到大促主题,各大电商平台们不约而同地宣布“回归低价”,推出大范围直降和官方立减等活动。

  不得不说,这样的回归是消费者喜闻乐见的。直面网友的“槽点”,明明白白接受市场的纠偏,消费者们的积极性和活跃度才能真正提升。

  更国潮的“双十一”

  便宜大碗,品质过硬,又会玩儿梗,今年大促期间国货品牌迎来爆发似乎并不稀奇。

  今年“双十一”,不少国货品牌们上演了一场“史上最大规模”的跨界联名,超过100个品牌组成CP,推出跨界联名“双十一”热梗礼盒。

还记得当初为什么选择网购?从“双十一”看消费新趋势

  (海报设计:王晔)

  公开数据显示,10月23日京东“双十一”开启当晚,小米、荣耀、华为等多个国货手机品牌的成交额1秒破亿元;10月31日晚天猫“双十一”正式开售,85个国货品牌开卖即破亿元,超7万个国货品牌首日成交额翻倍。

  特别是国货美妆方面,根据天猫平台数据,超过20个国货品牌的预售额在1小时内就超过了去年整个“双十一”的销售额,在天猫“双十一”美妆预售的前4小时里,国货新锐品牌占据了榜单的前20名中的10个席位,较去年增加了一倍。

  今年以来,国货“新秀”热搜不断,一些物美价廉的老国货也重新进入大家的视野。可喜的是从今年“双十一”的“盛况”来看,国货这次“接住”了消费者的追捧。

  更多样的“双十一”

  今年品牌营销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大促之战“入局者”数量不断增加,带货主播也在求变,将内容策划的氛围拉满,寻找各自增长的新引擎所在。

  如小红书、B站首度“参战”“双十一”,前者主打买手制电商,后者则通过种草视频为天猫和京东进行外链引流,收获销售量的转化。

  近年来不断涌现的各带货主播,围绕粉丝需求展开花式促销活动,如推出砍价综艺被网友称为“消费者们的电子榨菜”;东方甄选则上线了自己的独立APP并推出付费会员制度;京东安排10大头部主播开启20天不断档直播,企图拉动一波增长极。

  一边是“双十一”电商平台从最初的淘宝一家变为如今的多家激战,另一边短视频直播也参与了花式比拼,消费者拥有了更多选择的空间,消费需求不断释放。

还记得当初为什么选择网购?从“双十一”看消费新趋势

  2023年11月9日,山东省荣成市巾帼创业孵化基地,妇女创客在包装毛线编织手办、花束订单,迎接“双十一”购物高峰。新华社发(李信君 摄)

  更快捷的“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