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研群体对开放数据接受度较高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3-12-01 08:51:01
浏览

小字号

原标题:我国科研群体对开放数据接受度较高

本报北京11月30日电(见习记者李春剑 记者张蕾)开放数据是开放科学的基本要素,也是支持研究可重复性的关键。30日,施普林格·自然集团联合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首次对外发布《中国开放数据白皮书2023》。白皮书显示,中国科研群体对开放数据有较高的接受度和支持度,有78%的受访者赞成公开研究数据成为惯例。

据悉,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对642份来自中国研究人员的有效问卷进行分析,并撰写《中国开放数据白皮书2023》。白皮书揭示了中国科研群体在开放数据的动机、存在的挑战、看法和实践行为等方面的最新情况。

结果显示,数据共享仍存在诸多阻碍因素。57%的中国受访者担心数据“包含敏感信息或数据共享前须获研究参与者许可”。中国受访者担忧的其他问题还包括“数据滥用(39%)”“其他实验室抢发研究成果(36%)”,以及“不确定数据版权和数据许可(36%)”等。约10%的受访者表示对数据共享没有顾虑。

该调查还首次询问了受访者使用人工智能(AI)收集和共享数据的经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润生说:“科学数据的开放、共享和应用,会促进科学界带来新的知识。而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大模型的融合发展,也将激活科学研究的创新力和生命力,破解更多科学密码。”

参与此次调查的中国受访者60%来自高校,其他主要来自医院或医疗组织(16%)、研究机构(14%)等。从职业阶段分布上看,约47%的受访者处于职业早期(于近5年内发表了第一篇论文)。因此,本次调查被业界专家认为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国青年科研群体对开放数据的认识。


(责编:杨曦、陈键)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解决跨币种跨渠道痛点 中小企业跨境电商金融服务需求提升     随着全球电商产业的发展,涉足相关领域的全球中小企业对于跨境电商综合金融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多——比如,更快地获得短期信贷资金用于采购与生产运营,更便捷地申请海外账户与银行卡,更短时间地处理海外收付款处理及结算等等。 但中小企业在全球贸易中因跨币种、跨地区和跨渠道而面临的金融服务痛点依然存在。…    
首届链博会:新产品新技术云集 助力“链”上企业协同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