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绿色低碳底色 循环经济助力美丽中国建设(2)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03-22 02:58:02
浏览

为培育壮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意见》指出,各地应因地制宜推动产业集聚化发展,培养行业骨干企业,引导行业规范发展。对此,温宗国建议,应当培育科技研发创新与转化能力强、经营管理规范、市场前景好的企业,在涉及招商引资时,还应关注该企业与当地产业体系和消费市场的联动效果,确保能够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条。

“调动企业承担废弃物管理体系的主体责任,关键在于通过政策工具保障产品生产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优势,避免企业收益受损。”温宗国认为,为实现这一目标,可采取财税支持措施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环境补偿,或探索建立废弃物循环利用的碳资产交易制度,核定企业循环利用措施的碳减排量。

除了企业自身,温宗国还建议地方探索建立废弃物跨区域协同利用机制,将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分拣中心、废旧物资综合利用项目等相关建设用地纳入城市国土空间规划,做好用地、水电气等要素保障,推进环境、能源等基础设施共建共享,长效支持废弃物循环,利好企业在当地生根发芽、茁壮发展。

“区域协同主要有两个实现层面,一是相邻地区的协同作业,便于统筹协调潜在的产能过剩问题。二是建立城乡统筹废弃物专用体系,通过合理调配资源解决双方需求,可以实现互补优势,推动资源共享,深化生态共建,从而实现经济共赢。”他说。

设立统一规范标准 强化信息化监管力度

近年来,我国在规范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发展方面的政策体系和顶层设计不断完善。统一的规范标准涵盖了技术和质量要求,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

“应该从源头废弃物减量、材料再使用、资源回收再生、能源化回收的废弃物管理优先级排序出发,针对企业产品生产,加快建设覆盖面更广的标准认证体系,从深度治理、智能化、精细化管控角度出发,确认资源回收利用的技术规范、质量分类和检测标准,从而激励企业在产品设计的早期考虑可持续性和循环经济原则。”温宗国说。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监管的引入,废弃物管理变得更加透明和高效。通过信息化手段,源头到最终处理的数据被准确记录和跟踪,提高了废弃物循环利用的管理效率。

在废弃物管理的过程中,信息化监管体系该如何建设?温宗国表示,从产生来源的差异来看,企业产生的危险废弃物可以通过财务流向进行监控,而来源于社区的生活类废弃物则因涉及隐私安全问题,不允许设施性企业直接采集信息;从流动的差异来看,循环利用是一个闭环流程,各个环节的信息流动需要确保顺畅衔接;从处理方式的差异来看,不同类型的废弃物因综合利用率不同,监管程度也相应存在差异。

实施统一规范标准和信息化监管,有助于促进产业间的协同合作,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闭环体系。“未来,信息化监管应提升软硬件设施水平,加强信息技术与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建设的深度融合。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推进废弃物分类资源化市场配置的智慧管理,提升废弃物分类资源化过程环境风险防控水平,构建全链条业务信息平台和回收追溯系统,建立全覆盖废弃物从收集、贮存到转运全过程的监管体系。”温宗国说。(刘雨青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编:王仁宏、吕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