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技赋能传统农业的年轻人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05-26 01:01:01
浏览

  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曼拉村,试验田里长出了种一次可以收割多年的水稻;在临沧腾龙村,亚热带地区种上了温带水果;在保山潞江坝,一粒咖啡果实变得周身都是宝贝;在昆明斗南,无刺月季正在培育中……

  近日,记者走进云南大学农学院4个青年科学家团队。平均年龄35岁的他们扎根土地,用科技赋能传统农业。在广袤大地上,他们运用科研成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多年生稻团队:

  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

  4月,勐海县的气温已达到32摄氏度,云南大学多年生稻团队的师生们穿着雨靴、戴着草帽在稻田里忙碌着,实时监测水稻秧苗的生长及营养状况和土壤环境,雷贵杰也在其中调查和收集数据。

  2021年,32岁的雷贵杰研究员加入了多年生稻团队,“这里的大田和多年生稻给了我全新的科研灵感。”几年前,云南大学多年生稻团队在勐海县曼拉村租下50亩地作为试验田,多年生稻的种子已然在这片大田里种下。

  一开始,村民们都以为这些年轻的“客人”们下下地、沾沾水就会离开,没想到这些师生一年到头把近2/3的时间都花在了这片土地上。他们在这乡下待那么久干啥?村民们疑惑不解。更让村民们不解的是,传统的水稻种植每季都需要重新犁田、耙田、播种、栽秧,耗水量大,耕作成本高,一到冬天大家都更爱种蔬菜水果,既可以为年节备货,产值还更高,可这些年轻人却一直在田里折腾不值钱的水稻。

  但让村民们大开眼界的是,他们第一次见到了田里的水稻像韭菜一样,种一次可连续收割三五年,单季亩产量近1000斤。

  多年生稻团队通过将长雄野生稻的地下茎无性繁殖特性转移到一年生栽培稻中,成功培育出多年生稻品种,实现了水稻“一次栽种、多次甚至多年收割”,彻底改变传统水稻“一种一收”种植模式。曼拉村种了一辈子地的村民们头一次知道有一种水稻不用每年进行播种、育秧栽秧、犁田耙田,只要种植一次就能割几年。

  不仅提产还要提质,提高稻米营养元素也至关重要。去年,雷贵杰率领课题组在国际知名期刊《新植物学家》发表研究论文,揭示了水稻液泡膜定位的锌转运蛋白在提高稻米锌含量、降低稻米镉含量中的功能。在保障产量的基础上,增加稻米锌含量,同时减少镉含量,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他们的研究为培育安全营养的水稻品种提供了新思路。“每一项技术实现突破都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来自田间地头的灵感才能真正为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雷贵杰说。

  截至目前,多年生稻团队研发的品种在国内已累计种植超过45万亩,并面向14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推广种植,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苹果团队:

  以产业为导向,让农民增产增收

  从云南临沧市临翔区出发,大约半小时车程,便到了腾龙村。

  几年前,当云南大学农学院副教授刘丹丹带着4名研究生前往腾龙村时,村子里一下子炸了锅,因为村民们知道村里来了个种苹果的团队。

  “我们这里从未种过苹果,太稀奇了!”“临沧这么热,苹果种得活吗?”“果树要到三五年才能结果,当年就吃到可能吗?”村民们口口相传,充满了好奇。

  针对云南复杂的气候条件以及当地相对落后的果园管理水平,刘丹丹率领团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改良当地的果园管理方式,并制定了详尽的苹果种植管理规范,一个集“标准化、机械化、自动化、精准化、智能化”为一体的智能化苹果矮砧密植试验示范园在腾龙村落地,当年就实现了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