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马产业“跑”出加速度 赛马、旅游

光山新闻网 王林 2019-04-24 05:51:48
浏览

  赛马、旅游和马产品综合开发成为发展马产业的三大板块

  现代马产业“跑”出加速度

  看着自己改良的蒙古马一天天长大,这让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的牧民赛吉拉胡欣喜不已。

  赛吉拉胡永远忘不了美国纯血马运抵基地的那一天,当运马车的车门打开时,来自大洋彼岸的纯血马让他震惊了:虽从小爱马,却从未见过如此良驹!  

  作为新一代的牧民,赛吉拉胡更懂得利用科技来挖掘商机。他看到,那达慕上的赛马活动越来越多,参赛的马匹不仅仅是本土的蒙古马,还有体型高大的国外品种,于是就想到了改良蒙古马。

  2013年,赛吉拉胡花了60多万元从北京买回退役的纯血马,采用自然繁育的方式进行杂交,到今年已经培育出第四代。“效果很明显,既保留了蒙古马的耐受性,又有纯血马体型大、速度快的特点,蒙古马马驹只能卖3000多元,成年马一般不超7000元,但改良马通常都在1万元至2万元。”

  赛吉拉胡说,从养马到现在投入180多万元,预计明后年可以实现盈利。2018年,赛吉拉胡又购进两匹阿拉伯马,继续向“骨骼细”的方向改良,今年,他还注册了铁河竞技马选育公司。

  传统马产业风光不再

  相关数据显示,1975年,内蒙古的马匹数量为239万匹,2002年这一数字降至91.4万匹,2010年则急剧下降到不足50万匹,近50万匹马中真正的纯种蒙古马只有不到10万匹。

  80年代起,牧区开始实行草场承包到户责任制,在大量建设网围栏草场的情况下,以传统群牧方式发展养马业越来越困难,牧民养马积极性锐减,内蒙古马匹数量以每年5.5%的速度递减。

  赛吉拉胡记得,草原上摩托车、汽车一天天多了起来,人们不再像以往那样离不开生命中最重要的马儿。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育马专家希古日嘎认为,草场禁牧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蒙古马品种退化、数量减少,同时,随着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和普及,马的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在生活中逐渐降低并开始淡出牧民的生活。

  虽然许多牧民始终坚持着马匹的驯养和品种改良,但在希古日嘎眼里,内蒙古马产业的基础设施及相关配套设施,距离国际标准还有较大差距,尚未形成以马产业为龙头的养马、育马模式,现代赛马业的经营管理、兽医、营养师等方面专业人员配备不足。

  内蒙古马业再崛起

  7岁起就跟着做马倌儿的父亲在马背上颠簸长大的包成武,守着父亲留给他的4匹良驹,在通辽市科左后旗建起养马基地,并自费开通“中国马王”网站,被人们亲切地称为“中国马倌儿”。他说,我国有一定规模的马术俱乐部,但是养马的人却屈指可数,发展马产业潜力很大。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为内蒙古马产业的发展出谋划策。

  拥有30多年相关研究经验的中国马业协会副会长、内蒙古农业大学副校长芒来被誉为“蒙古马灵魂的寻觅者”“蒙古马文化的守望者和传承者”。

  在他的努力下,内蒙古农业大学建成了国内第一个马数据库,内蒙古建成了第一个蒙古马文化博物馆,并建立了多个蒙古马保种基地……

  弘扬传统马文化

  如何弘扬传统马文化?怎么让日渐远离人们的蒙古马回到牧民的生活中来?

  芒来认为,传统蒙古马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马产业发展要求,赛马是蒙古族传统马文化的重要内容,弘扬马文化的核心是发展马产业,而赛马、旅游和马产品综合开发成为发展马产业的三大板块。

  内蒙古2017年12月曾出台《关于促进现代马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从12个方面对马产业给予支持,其中就有加强蒙古马地方品种资源保护,加快发展马产品加工业,积极发展马竞技体育产业的表述。

  现代马产业也开始“跑”出了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