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在“天上流”、溶洞里打篮球 悬崖峭壁凿出网红奇迹(3)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19-08-07 01:59:38
浏览

  溶洞篮球场的出现最开心的还是孩子们,小到四五岁的小朋友,大到读初高中的学生,暑假里都爱上了“爽爽”的溶洞。今年,村里还专门请来了隔壁村就读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周跃,给孩子们进行长达一个多月的篮球培训,周跃告诉记者,“这里的篮球场在整个毕节也算很不错的,既然有这个条件,就希望这里的孩子们能学会更多的篮球技能,也是让他们的未来多一种可能性”。

  溶洞里,新春村第二届村民运动会的背板依旧矗立,背板上方是毕节纳雍县极具苗族特色的乐器芦笙,“‘滚山珠’演出是运动会上重要的节目”,新春村村主任王耀说。村主任所说的“滚山珠”其实是一种集芦笙吹奏、舞蹈表演、杂技艺术为一体的苗族舞蹈,在纳雍县十分流行。2006年,“滚山珠”还被国务院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溶洞用途的变迁是新春村生活变迁的真实反映,从“避难所”到精神层面的文化活动场所,不仅彰显了毕节人就地取材、改造生活的智慧,也体现了不管在何种艰苦的环境和条件下,毕节人内生的乐观和活力,而这正是毕节未来的关键支撑点。

  3

  现代版“愚公移山”挂在悬崖上凿水渠

  盛夏,毕节市七星关区团结乡青林上千亩的西瓜地今年又是不错的收成,89岁的老人孟启恒穿着一双老式军绿色解放鞋,准备下地锄草。除了听力不太好,孟老先生的精神头很好,“闲不住,一定要天天下地”,站在一旁的孟启恒的孙子说。

  毕节青林村位于赤水河上游,位居贵州与云南、四川三省交界,基于特别的地理位置,青林村不远处是十分有趣的鸡鸣三省村,传说因“一鸡啼叫,三省皆闻”而命名。但位处要略又守着赤水河的青林村以前却深受缺水之苦,“放在过去,种西瓜是想也不敢想的”,孟启恒说。实际上,不止青林村,整个毕节由于特殊的喀斯特山区地形,山高水低,典型地工程性缺水。

  “虽在赤水河边,却是望得见水,没有水喝。”当时村民的生活用水取水点在距离青林村几公里开外的李石匠家水井,饮用水尚且可以靠着人背马驼运输,灌溉用水却没了办法,村里干旱贫瘠的土地亩产仅200斤左右,大米是奢侈品。为了彻底解决水源问题,1963年腊月初三的清晨,当时的孟老先生还是30多岁的年轻小伙,带领着唐明凯、潘伯富、吴文明等青林村50多名青壮年手拿长绳钢钎铁锤,决定上山开渠。

  上世纪60年代,没有便利的交通工具,建设所需要的炸药、钢钎等都是靠人力徒步从村口运到半山腰,往返就需要花费一天;更没有现代化的机械设备支持、无处落脚的90度绝壁上,孟启恒们组成的“长修队”腰绑麻绳,挂在岩壁上,来回摇荡着一锤锤敲打岩壁,而悬空的脚下便是悬崖深渊。

  “石头再硬,比不过老英雄硬”,说到怕不怕,当时曾被落石砸到崖底的修渠人吴文明说,“为了子孙后代,牺牲也是光荣的,黄继光等英雄的牺牲和奋斗精神就是我们的支撑”,撸起裤腿,吴文明老人的腿上留着半个世纪仍未抹平的伤疤。修渠期间,长修队就住在水渠旁的悬崖岩洞里,冬春交替,以沟为家,除了过年过节回家,长修队在岩洞里一住就是5年,就连吴文明老人滚下悬崖后也是在岩洞里养伤,养好了,继续修渠。

  90度绝壁间,全长4000多米的法郎大沟在1968年春天来临之际终于竣工通水。90年代,法郎大沟再次经历改造,成了更结实的水泥沟,也有了备用的蓄水池。直到今天,青林村384户1700余人、上百亩水稻和上千亩果田仍然得益于50多年开凿的这条绝壁水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