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品成影视IP第二战场 “哪吒”为何不敌“米老鼠”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19-08-13 09:31:56
浏览

  衍生品成为影视IP第二战场

  “哪吒”为什么打不过“米老鼠”

  “哪吒”火了,因为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被“哪吒”圈粉的张立也火了,不过是被气得上火的。

  上个周末,张立和朋友一起去电影院观看了这部电影,很快就被“哪吒”“敖丙”等角色“圈粉”。“电影确实好看,弄得我也想买两个玩偶玩,可左等右等一个礼拜了还是啥进展都没有。”张立一边感慨于想买正版手办还要排队等待,一边又气愤于网上有许多盗版的“哪吒”周边产品正在大肆售卖。

 

  在他看来,100元以内的电影周边产品都不算太贵,关键是要有新意、质量可靠,而且随手就能买到。但当前国内影视IP衍生品市场的情况显然并不支持他的这种消费欲望。

  所谓IP衍生品,是指除了IP内容收入以外,围绕IP衍生出来的一系列消费品。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影视作品的周边商品,例如服装、玩具、工艺品、漫画、主题公园等等。国际经验表明,好的IP衍生品的变现能力往往胜过内容本身。例如,美国迪士尼动画出品的“米老鼠”自1928年诞生至今,相关衍生品授权收入约为每年25亿美元。

  近几年国内影视娱乐行业获得较快增长,尤其是一些作品叫好又叫座,但IP衍生品市场仍然还未崛起。张立在期待着这种局面有所改善。

  “哪吒”带火衍生品消费,但仍打不过“米老鼠”

  过去的半个多月,影视圈的关键词是“吒儿”。

  截至8月11日,动画电影《哪吒》累计票房达到34.5亿元,排在中国电影票房总榜第5名。上映以来,这部影片已连续13天获得单日票房冠军,成为中国影史首部进入“30亿俱乐部”的动画电影。猫眼票房专业版预测,《哪吒》的最终票房将达到47亿元。

  从目前的情势来看,《哪吒》有可能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最卖座的国产动画。许多观众成为“吒儿的自来水”,不少动漫影迷在讨论“国漫崛起”。票房销售的火爆带动周边商品热销,淘宝平台上《哪吒》官方正版授权的一件售价99元的单品T恤,预售两天就已卖出6000件,成为名副其实的“爆款”。

  在线导购平台返利网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国产动漫周边商品在平台全部动漫周边销售中的占比,已经从2017年的14.02%上涨到今年上半年的38.45%。而推高这一数据的主力群体则是95后的年轻一代。返利网数据显示,在今年前7个月的国漫周边商品销量中,95后的年轻人贡献了高达47.34%的销量占比,这一比例远高于其他年龄段的消费者。

  与一片叫好声不同的是,一些抱怨的声音也在观众和粉丝群体中流传:“跪求吒儿玩偶”“想要哪吒同款的乾坤圈手镯和敖丙同款的龙角发卡,官方啥时候能出?”“希望价格不要定太高,质量也要达标”……

  虽然目前“哪吒”电影及周边衍生品还在销售中,但参考过去国产动画电影的经验,衍生品收入与电影票房仍然不成比例。2015年上映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也是叫好又叫座,其衍生品上线首日就达到了1000万元的营销收入,但最终的正版衍生品收入不足5000万元,而其电影票房将近10亿元。

  “相对来说,动画、科幻等类型的影片天然地会比真人影片更容易做衍生品。”阿里巴巴影业集团旗下衍生品平台阿里鱼副总经理王国毅告诉记者,与好莱坞相比,国内影视衍生品市场仍然比较初级。

  国泰君安证券的研究报告指出,好莱坞影片的衍生品开发有鲜明的轮次。以2013年迪士尼出品的动漫影片《冰雪奇缘》为例,电影票房是第一轮收入,之后是DVD发行、视频点播,第三轮是主题公园,最后又通过消费品、舞台剧、主题游戏开发等形式“圈钱”。电影中女主角艾莎公主的玩偶在美国市场就卖出了260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