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7旬仍坚守讲台 退休教师沙有威的“义教”之路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19-09-08 01:35:31
浏览

  退休教师沙有威的“义教”之路
  年近7旬仍坚守讲台;与妻子7年自驾6万多公里,直面2万余名偏远地区学生科普机器人知识

年近7旬仍坚守讲台 退休教师沙有威的“义教”之路

  8月6日,北京市朝阳区沙有威老师家中,桌子上陈列着不同种类的教学机器人。 新京报记者 彭子洋 实习生 阚子青 摄

  “什么叫程序?”

  信息技术课教师沙有威从北京景山学校退休7年了,还站在讲台上。

  教室窗外不再是四九城的繁华,有时是绿树荫荫,虫鸣鸟叫,有时是高山峻岭。

  年近七旬的他头发略有稀疏,但声音有力。台下,来自农村的学生们虽穿着不甚光鲜,但眼神透着光,写满了好奇和渴求。“程序就是解决问题的步骤:你先穿衣服还是裤子没关系,但不能先穿鞋再穿袜子。”2012年退休后,他开始为偏远地区的学生带去“机器人科普课”。

  “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我)剩下这点热,再发点光。”他将自己的行为命名为“烛光义教”。7年过去,沙有威走过了77个县级及以上地区,164所学校。

  汶川地震后萌发退休后继续支教想法

  上世纪70年代末,刚刚大学毕业的沙有威就开始在北京景山学校用可输入公式的计算器进行编程教学。1979年底,学校获赠一台电脑,这台电脑成为了我国用于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第一台设备,沙有威也成为我国第一个从事计算机中小学教育的教师。此后,沙有威利用这台电脑开始了编程小组教学。

  40年过去,当初的一部分学生也成长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多伦多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终身教授李葆春就曾是编程小组成员,他曾在沙有威博客中评论:“几个同学一起,在机房楼下找您的自行车,车牌号是0073972,如果您的自行车在,我们就上楼去上机。”

  2000年左右,沙有威发现机器人能让孩子对编程产生兴趣:“因为编程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看到成果——机器人能动起来了。机器人也要使用感测技术和控制技术,比计算机更符合信息技术的概念。”

  2008年汶川地震后,沙有威去给灾区的孩子们上机器人课,学生们非常感兴趣,让他萌发了退休后继续支教的想法。

  “如果身体状况允许,带上几个教学用的机器人去贫困学校支教,为那些孩子上点机器人知识的普及课,义务做点科普的工作。”2008年,沙有威在博客里这样写道。

  退休前,沙有威回到老校区搬空的机房,找到了当年那台电脑的主机和其他部件。给它取了个名字“出土文物”。这个名号其实是别人送给沙有威的,曾有人称他为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出土文物”。他高兴的同时,也隐隐感到不安,“我这个老家伙只有历史价值,没有现实价值了。”为此,他开始思考退休后的计划。

  “‘支教’太强调赋予,‘义教’更合适些”

  2012年6月,沙有威退休,校方希望返聘,被他半开玩笑婉拒,“我也想干自己的事了。”

  67岁的沙有威有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硬化、糖尿病,每天早晚需要吃药。2012年出发前,家里人不支持,大夫也对他说:“你不能走了。”但他执意要走。

  “在家一待,更要待出毛病来。”沙有威一摆手说,以前待在家里,经常容易犯病,出去义教以后,呼吸新鲜空气,运动量加大了,身体自然强健了许多。

  沙有威的老伴担心他的身体,只能陪在沙有威身旁。她不会开车,但一路上两人互相照料。上课时老伴会为沙有威和孩子们拍照,沙有威向孩子们介绍:“她是你们的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