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阳马戏团老虎出逃死亡:宿州“马戏之乡”的寒冬
原阳马戏团老虎出逃死亡背后:宿州“马戏之乡”的寒冬与探路
河南原阳马戏团那只逃脱的老虎死了。溯源,老虎来自隔壁的安徽宿州某驯兽团。
宿州的埇桥区被称为 “马戏之乡”,300多家马戏团、2万名从业人员、4亿元产值,“撑起了全国马戏市场大半壁江山。”
历史的传承让这个特殊娱乐项目与身俱来多了几丝厚重,国家级非遗项目是它的身份特征。辉煌时,埇桥区的一家马戏团以门票5分钱一张,一年内创下40万元的营业收入,埇桥马戏频频登上荧屏银幕。分散流动,使得埇桥马戏人遍及各地。
盛况之下往往伴随危机,一场寒冬悄然而至。近年来,随着马戏市场监管趋严、娱乐形式多元化冲击、动物保护组织的呼吁禁演、马戏团自身流动分散缺乏创新、马戏专业人才流失等因素叠加,使得“马戏之乡”的从业者不得不在成本增高、收入下滑的现实情景下,不得不思考前路。
首当其冲是老虎等猛兽的饲养问题。为降低成本,当地多家马戏团对猛兽开展“计划期内繁殖”,发情期自然隔离是行之有效的手段。
焦虑背后伴随对出路的渴求,如何处理好与动保组织呼吁禁演之间的平衡、娱乐形式多元化带来的冲击,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突破自身缺陷、实现创新发展。“马戏之乡”寻求突围。
寒冬还将持续多久,减弱驱散还是增强笼罩无人可知。
“马戏之乡”
李里,安徽宿州人,出生于“马戏之家”,为第四代传承人。但与家人不同的是,李里并没有成为一名“驯兽师”,而是成为一名“救助动物”的兽医。
谈及原因,他介绍,上世纪80年代,对他们这边从事马戏的动物来说,很少有所谓的“兽医”看病。李里的父亲是马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家族有三四十号人从事这个行业,但没有一名兽医。就这样,李里遵从父辈的志愿,读了动物医学。
像李里这样的马戏世家在当地还有很多。
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信息,埇桥马戏艺术起源于明末清初,成形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恢复于20世纪50年代,发展壮大于改革开放时期,经历了一个由马背上的武艺、马背上的杂耍到动物的展演、动物的驯化再到马戏表演、马戏艺术的发展过程。
上世纪90年代,埇桥马戏频频登上荧屏银幕,“猴探长探案”、“动物王国奇案”等影视剧中的动物明星就以埇桥马戏团的动物为主要阵容。资料显示,宿县(即今宿州)人民政府成立的集体性质“大众动物表演团”曾经创造出一个业绩神话,门票5分钱一张,竟在一年内创下40万元的营业收入。
安徽省杂技家协会副主席、埇桥区马戏协会代秘书长张宏伟向澎湃新闻介绍,上世纪90年代到2000年初,是马戏团发展的黄金时期。
景气的行业也给动物带来了福利。
在李里印象中,小时候家里穷,有时候连饭都吃不上,但都要保证家里的动物吃上。那时李里家养了2只老虎,1只幼年黑熊,黑熊是他父亲从动物园要过来的。“黑熊仔过来的时候要喝奶粉,我们没见过奶粉,闻起来特别香,就会偷着喝,后来被发现,打了一顿。”
2007年,埇桥区被中国杂技家协会正式授予“中国马戏之乡”称号,成为我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获此荣誉的县区。2008年,马戏(埇桥马戏)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安徽日报》2013年刊发的一篇文章显示,埇桥区蒿沟和桃沟两个乡有近三分之一的农户吃“马戏饭”,许多农户年纯收入超过10万元,其中近30家走出去的马戏团年纯收入超千万。2018年的资料显示,当地拥有300多家马戏团、2万名从业人员、4亿元产值,“马戏演出占据全国的半壁江山。”
多因素叠加诱发马戏寒冬
危机往往潜伏,伺机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