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熊孩子,只剩好言相劝?老师为何不敢举“戒尺”(2)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19-09-13 08:15:51
浏览

  教育惩戒是教师依据一定的规范,以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为前提,以制止和消除学生的不当行为,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为目的,以惩罚为特征的一种教育方式。教育惩戒权的使用由来已久,从旧时私塾的戒尺可见一斑。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规定,教师不得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惩戒不是体罚或变相体罚,而是包括批评权,即批评和制止学生不当的言行举止;警告权,要求犯错误学生写认识到自己错误的检讨书,以保证不再犯错;留校权,视情况要求犯错误学生放学后留校,反省自身错误;剥夺权,视情况取消犯错误学生参加某些集体活动(如春游、秋游)等权力。

  为啥合理的惩戒,老师也不敢用?因为家长态度也是模棱两可。

  “我不希望孩子在学校里被老师羞辱或体罚,可是也不希望当她犯错时,老师不问不管。”家长李阳说。

  李阳11岁那年因为数学考试马虎大意,被班主任用钢笔在左右脸蛋上各画一个“红叉”,直到小学毕业的很长一段时间,都被同学叫做“红叉”。现在回想,那种耻辱感现在想来还有。“我也知道老师是希望我记住做题不要马虎,可我却忘了错题,只记得羞辱。”

  记者采访32位家长了解到,所有家长们都没有观点鲜明地支持或反对,既支持惩戒,又担心罚得太重。“当父母也管孩子,也知道有的熊孩子犯错不罚,只会越来越不守规矩,最后就管不了。” “不是不让罚,有的老师一罚就走样,尤其本身脾气急躁的,打孩子、说难听话是常事,有可能造成孩子极大的心理阴影。”

  “现实中个别教师体罚学生、缺乏职业道德的事情被舆论放大,导致家长对学校不信任,教师更加不敢行使惩戒权”,沈阳市皇姑区某小学教导处主任王育琴说。她所在学校的一位小学一年级班主任怕家长“校闹”,避开摄像头在教室角落里单独批评了学生。学生回家后大哭说不清楚,结果家长非说老师打了人。

  让这位老师伤心的是,学校、主管部门为了息事宁人加重了处罚。最终,在没有任何打人证据、诊断书的情况下,学校还是处罚了该老师。

  有了法律保障,还应有标准边界

  “惩戒权要用,小树苗长歪还要修剪呢,何况是人。”从业35年的退休老教师韩舒宁告诉记者,小学生的“三观”刚形成,正是需要敲打和引导的时候。教育是为学生今后的社会生活做准备,学生有了规则意识,才能承担责任、承受挫折。大部分的学生批评教育后就会改正,需要惩戒的往往是班里一两个打滚撒泼的熊孩子。

  “有了法律保障,还应有施行的标准、边界。”辽宁青松律师事务所律师王金海表示,我国对教育惩戒权有法律保障但没细化。《教育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学校有权对受教育者实施处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也提出,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虽然给予了肯定,但没有明确提出实施的条件、方式、范围、限度,以及滥用的后果和处罚等。”

  给老师一份惩戒权“使用说明书”。沈阳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教授秦旭芳举例说:“学生上课说话、辱骂同学,应该怎么惩戒,是罚站,还是罚抄写。站多久,抄多少,这些要定下标准。有了标准和边界,同时保护老师和学生,避免一有‘校闹’就重罚老师,同时也避免老师为‘明哲保身’只教书不育人。”

  7月9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研究制定教育惩戒权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