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亿元品牌撬动全球6万家门店 沙县小吃的升级梦
构建“总公司、子公司、终端店”三级架构,以“旗舰店、标准店、单品店”三种模式面向市场……看沙县小吃这个百亿元品牌如何撬动全球6万家门店
沙县小吃的“升级梦”
阅读提示
在品牌升级的过程中,回归做小吃的初心,守住食物里流传千年的烟火气息,从店铺选址、产品定位、视觉包装、食品安全标准和人员培训等方面进行标准化管理,推动沙县小吃向“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迈进,更好地走遍全国、走向世界。
新年伊始,位于郑州市康平路附近的沙县小吃门店拆去了招牌上的全国加盟电话。老板赵杰名告诉记者,“公司几个月前通知加盟电话换了,想着新年新面貌,就把该拆的都拆了。”不同于传统印象里的沙县小吃,这间不足30平米的小店,店内墙面统一用杉木板包裹,菜单上除了拌面、扁肉、蒸饺、炖罐“沙县小吃四大金刚”之外,还能看到不少商务套餐,价格在6元到20元不等。
而在相隔千里之外的福建沙县小吃产业园内,总投资2300万元的“中央厨房”正开足马力加紧试生产,每天通过“供应链服务系统”将约40吨扁肉、蒸饺等各类沙县小吃的半成品送往全国各个加盟店。
根据沙县同业公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像郑州康平路这家沙县小吃店面一样的规范加盟店共有2485家,未来三年计划增加到至少1万家。
为更好了解沙县小吃这个年营业额超过百亿元的产业发展境况,记者日前走进沙县,探寻沙县小吃品牌撬动全球6万家门店背后的秘密。
从行业传奇到野生竞品
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你可能没吃过沙县小吃,但你一定见过它们的店面。而提起沙县小吃又不能不提沙县小吃的传奇人物——邓世奇。
1991年,邓世奇夫妻俩背着十几万元的外债,买了两张火车票,带着鸳鸯锅和打扁肉的木槌卖起了沙县小吃。短短数年,他们在厦门竹坑路开了4家店面,翻身成了同乡人眼中的“风光户”。
上世纪90年代初,在沙县和邓世奇一样以经营小吃谋生的不在少数。由于赶上了南下务工的大潮,沙县小吃满足了当时无数打工者对廉价快餐的需求得以四处开花。
看到沙县小吃“走出去”并带回了实际的经济效益。1997年,沙县政府成立“小吃办”,推广“全民小吃”的致富模式,并到基层开展宣讲,鼓励乡亲们“外出北上”拓展沙县小吃市场。
邓世奇坦言,“当时若没有县政府的支持,沙县小吃走不到全国去。”事实上,早在1998年,为改变沙县小吃从业人员素质低、门店规模小、档次低的窘境,当地县政府牵头,注册“沙县小吃”服务商标,并成立公司统一进行品牌管理,试图收编“野生”的沙县小店,升级成连锁经营。
当时,申请官方品牌的经营者须是沙县户籍,而邓世奇的“沙县原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却直接取消了“准入门槛”,打出了“10天就能做沙县小吃”的宣传标语。一时间,他们成了与“官方”争抢市场的民间力量。
“政府支持是一回事,被收编就是另一回事。生意再小也是自己的。”邓世奇的这句话说出了不少不愿被收编的“当家们”的心声。在邓世奇看来,一味追求品牌统一并不会助推产业升级,即便未归入“官方麾下”,也一样能为沙县小吃创造价值。
“官办”公司的上市梦
沙县小吃的民间力量雨后春笋般出现,这也让“官办沙县小吃”有了不少紧迫感。
构建“总公司、子公司、终端店”三级架构,各地成立子公司负责直营或加盟连锁,食材统一采购、统一生产、统一配送,终端店以“旗舰店、标准店、单品店”三种模式面向市场,同时从店铺选址、产品定位、视觉包装、食品安全标准和人员培训等方面进行标准化管理……如今,沙县小吃已成立集团公司,推动沙县小吃向“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迈进,甚至孕育着品牌上市的升级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