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到西、从1小时到1个月…感谢这些抗疫“普通人”(3)
400公里之外,邢方超在内的4人监测组承担着整个巴彦淖尔市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他们零距离与病毒鏖战,为检测新冠肺炎病毒、锁定疫情范围提供科学检测数据。
张敬川负责医疗器械的保障工作,大年三十开始,他的工作时间从“朝九晚五”变成随时待命。清晨7点或者凌晨3点,他经常接起一个电话就开上车出发接收物资。
早上6点左右,呼和浩特第二医院的工作人员已经开始一天的忙碌。
“医疗物资缺乏是最棘手的事。”张敬川说,“每天得打无数个电话联系供货商,有时候跑一趟机场也许就因为取一小箱外科口罩。”
邢方超每天的工作从拿到标本开始,核酸提取、PCR体系配置加样、信息整理、结果的上报,每一步都需要谨慎对待。如此近距离地接触病毒,如同在刀尖上行走。
邢方超在单位休息。受访者供图。
邢方超告诉记者,每次做实验之前,他们都要穿上几层防护服、戴N95口罩、护目镜防护面屏、双层乳胶手套、防水靴套,穿戴整齐就需要20多分钟。
走进封闭的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后,不能吃喝、不能上厕所,需要连续工作4到5小时。“检测样本量多时,一天3次进入实验室,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邢方超说。
为了第一时间做出检测结果、为了随时应对隔离病房中医护人员的需要,相距400多公里的张敬川和邢方超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在单位杂物间搭起行军床。
张敬川在杂物间中的床。
“我干的就是这个,就得热爱这个工作,我负责的是战‘疫’粮草库,我得按下‘快进键’才能保证前线‘战士’平稳。”军人出身的张敬川说。
“希望我们的努力能够让人们早日出门踏青、春游。”邢方超说。
吴燕、张钰梓、徐鸿儒、苏德毕力格、那日苏、张敬川。平时他们都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而在疫情来袭之后,他们或化身“逆行者”奋战在抗疫一线,或“隐身”后方保障“生命线”。
他们都是抗击疫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他们的1小时,
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1小时;
他们的1天,
是为着我们付出的1天;
他们的1个月,
是为我们坚守的1个月。
谢谢他们,
曾经身边的平凡人,
此后心中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