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座城市发放消费券 专家:应避免出现物价上涨(2)
此外,在消费券使用方式流程和方法上,应采用先消费再补贴方式。赵萍表示,只有当消费行为发生在支付环节时才可以使用消费券,以免财政资金被骗补。
综合之前历次消费券发放经验,邹蕴涵认为,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注意几个问题。一是在发放渠道、环节及标准上不统一,监管措施不完善,容易滋生腐败问题,需要规范发放与管理过程。二是消费券作为一种代币在市场上流通容易被假冒,增加了有关部门防伪、打假成本。三是消费券发放之后流入市场,会出现消费券兑换现金的二级市场,容易滋生地下交易,导致民众总体消费没有增加,“黄牛”行为扰乱市场正常运行。总体来看,消费券的发放主体、发放渠道、事后监管等各环节均需要有科学设计和监督,才能达到发放消费券的目的。
刘志彪表示,不建议消费券采取平均发放方式,应更多注重向中低收入阶层精确投放,特别是对困难群体给予高度关注。“对高收入者来说,消费券刺激消费作用没有那么大,但对消费倾向比较高的中低收入者来说,消费券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起到社会稳定器的作用。”
最终转向收入分配改革
从拉动消费全局看,如何看待消费券的作用?专家认为,整体社会需求不可能通过消费券完全实现,不可能无限制发放消费券,要从根本上发挥消费对经济拉动的促进作用,最终要转向收入分配改革。
邹蕴涵认为,在消费陷入低谷之时,确实需要外部力量带动消费信心和消费能力恢复,消费券具有一定促进需求的作用。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发放消费券的政策效果与发放方式、发放范围等具体内容有密切联系,不同的产品需求弹性、不同的产业关联性,都可能带来不同效果。客观地看,消费券政策更多具有短期效应,其作用在于通过消费券带动形成“消费—投资—生产—收入—再消费”循环。所以,选对消费子行业,科学设计发放相关环节,才是消费券发挥作用的关键。
刘志彪表示,消费券毕竟是一个临时性措施,不可能长久采用。最根本问题还是要转向收入分配改革,让中低收入者能够享受到与劳动相对应的收入分配结果,这样经济增长才具有包容、可持续性。
对于人们担心消费券引起物价上涨的问题,专家表示可能性不大。“消费券不会导致供不应求现象发生。”赵萍认为,当前国内一些行业受到疫情影响,还处于需求逐步回升过程。从长期来看,我国商品和服务基本上处于供求平衡状态。从需求角度看,消费券实际上相当于给了消费者一个打折促销机会,不会导致需求过快上涨,因而不会出现需求拉动型的物价上涨。
另外,消费券的使用可以让受抑制的需求尽快释放,从而使需求规模尽快恢复。所以,对供给层面来说,不会因为发放消费券导致成本上升。因此,消费券发放不会出现成本推动型物价上涨。
邹蕴涵表示,当前消费市场主要矛盾是供大于求,发放消费券有助于提高需求、缩小需求缺口,更多是“抛砖引玉”,很难导致消费市场需求大增带来物价上涨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