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外贸订单:东莞等城市受重创 事关2亿人就业(3)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5-09 11:12:00
浏览

  厦门是另一个外贸大市,该市商务局向《中国新闻周刊》提供的数据显示,在摸底的210家外贸流通型企业一季度订单中,189家企业在手订单数量同比减少,平均降幅达24%。影响面不仅仅集中在东南沿海省份。公开资料显示,进出口相关的企业大部分集中在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山东等外贸大省,近些年,也正向湖南、云南、四川、重庆等中西部省市蔓延。

  过去的传统出口大宗商品受到冲击最大。今年年初,海关总署副署长邹志武介绍2019年我国外贸发展的6大特点,其中之一是“出口商品以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机电产品所占比重接近六成”。

  宁波和厦门商务局向《中国新闻周刊》提供的数据均显示,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受疫情冲击最为显著。一季度,厦门机电产品出口335.9亿元,下降8.4%,其中液晶显示板同比下降42.8%。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215.8亿元,下降10.4%。3月份,宁波市的服装、纺织品、塑料制品、家具、玩具、鞋类、箱包等7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下降15.6%。

  不过,防疫物资出口,带来了为数不多的增长亮点。疫情期间,有些企业开始转向生产防疫物资,对一些地方的出口形成一定支撑。一季度,厦门市医疗物资出口5.6亿元,同比增长41.5%。3月份,宁波市的医药品和医疗仪及器械分别增长54%、19%。

  宁波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也逆势增长。数据显示,一季度宁波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99.4亿元,同比增长5.5%,甚至比去年同期提升1.4个百分点。其中电子元器件出口增长38.7%,拉动全市出口增长0.6个百分点。

  艰难的自救

  Jaden在东莞一家女装加工企业工作,企业产品全部出口,和一些国外快消女装品牌合作,3/4的客户在欧美。他对《中国新闻周刊》介绍,复工后,工厂没有接到新订单,原先的订单中,60%被取消或者延迟。

  4月初,工厂接到一个美国重要客户的大订单——6万件女装。在“订单荒”的当下,这无疑是令人兴奋的事情。但是坏消息很快就来了,“当天我们工厂把布料、辅料全部买好,第二天,对方就取消了订单。”Jaden说。

  工厂压力陡然增加,除了被动接受,他们也在主动寻求自救。不少企业尝试出口转内销,起初,Jaden所在工厂尝试直播卖货。他们与电商平台合作,找人气高的网红主播带货。但是10天下来,销售量极低,老板放弃了这条路。Jaden解释,卖不出去货,是因为外贸服装真的不适合国内市场,“我们主要是开发欧美的款式,与国内流行的款式、颜色不同步,如果开发国内的流行款式,则需要时间。”

  在家具行业,出口转内销也很难。“内销和外销产品,完全不一样。第一,材料不同。比如外销产品,我们目前主要以密度纤维板材料为主,但在内销市场,大家不接受这种材料,觉得不环保;第二,设计审美也不同。”邓虹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在4月16日的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内外贸市场环境不同,外贸企业在拓展内销市场时,面临拓展销售渠道难;生产线转向难;品牌建设难等痛点。但商务部也在通过降低企业内销成本、加大内销支持力度、用好产销对接平台、拓宽线上合作渠道等具体方法,帮助外贸企业拓展国内市场。

  不少城市也在主动探索出从外贸到内销的转型之路。宁波商务局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为推动外贸企业拓展国内市场,宁波市与拼多多签订协议,计划未来1年内,宁波超过1.5万家企业参与本次活动,覆盖全市各优势产业集群,预计带动企业在拼多多平台年销售额超过800亿元,实现外贸转内销市场订单超200亿元。近期,东莞市也与阿里巴巴、拼多多合作,开拓国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