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口罩、一米线、预约制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疫情防控期间,戴口罩、“一米线”、分餐制、预约制、线上消费、拒食野生动物等习惯渐成风尚
疫情改变了哪些习惯
本报记者 彭训文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你最大的改变是什么?中国青年报此前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8%的受访者表示更加注重个人卫生。更勤洗手了、习惯戴口罩了、采用分餐制了、不吃“野味”了、游玩先预约了……多数受访者表示,疫情结束后仍会继续保持这些习惯。
习惯需要培养,养成好习惯不容易。多名专家和受访者表示,好习惯就要保持下去。此次抗疫中形成的公共卫生常识、生活和社交习惯,可上升为普适性的行为规范、凝聚成现代社会的治理智慧,并真正成为公民普遍遵从的生活方式和文明行为。
防疫要求成自觉行为
出门戴口罩、不聚集扎堆、社交距离保持1米、使用公筷公勺、回家勤洗手、注意消毒……防疫期间,这些原本是硬性的疫情防控要求,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自觉行为和日常生活习惯。
【案例1】
如今,家住上海市的张女士养成了很多好习惯:勤洗手、外出必戴口罩、自带帆布袋、回家后马上换洗衣服、家里定期消毒、常通风等。每隔几天,她都会到附近一家超市采购。测完体温进店后,张女士会先到顾客较少的货架选购。“尽量不扎堆,能降低自身感染风险,也是对别人负责。”
【案例2】
在北京市朝阳大悦城一家餐饮店内,食客隔位而坐,餐具“公私”分明。“开始使用公筷、公勺时,有点不习惯,不过现在已经适应了,分着吃更安全。”在店内用餐的黄先生说。
黄先生介绍说,防疫期间,除了减少朋友聚餐,家里饭桌上还出现了公筷、公勺。“以前只有来客人时家里才会使用公筷公勺;经过这次疫情,家人吃饭时也会实行一菜一筷、一汤一勺。虽然麻烦点,但这种习惯会坚持下去。”
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在影响健康的因素中,有60%与生活方式和行为有关。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让人身心更健康。“因为疫情,人们更希望拥有好身体,养成好习惯让人学会珍惜当下的幸福。”华东交通大学心理素质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舒曼表示,体验到好习惯带来的快乐,会让人产生激奋心理,增强自信心,从而强化下一次行为。在社会心理学中,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为“习惯强化效应”。
不过,良好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养成是一项长期工程,需持之以恒地坚持。
“可以通过多种宣传渠道,褒扬人们在防疫期间养成的好习惯,传播文明行为准则,明示不良行为的样态及后果,特别是要对公共空间里的文明行为规范进行宣传引导。”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陆益龙对记者说。
这些坏习惯正在扭转
滥食“野味”、拥挤排队甚至不排队、公共场所随地吐痰、打喷嚏不遮掩口鼻……防疫期间,这些不良习惯甚至陋习正逐渐扭转。
【案例1】
广东省深圳市市民潘先生对一些人吃“野味”的陋习完全不能理解。“野生动物吃啥长大的都不清楚,谁知道它们体内有多少病毒?人工科学饲养的动物更好,食品安全有保障。”
“以前不时会有客人悄悄询问是否可以购买或者加工野鸡、蛇等‘野味’,今年自复工以来完全没有这种情况。”位于四川省遂宁市云盘路的桂苑生态农庄经营者张红军说,防疫期间,政府提出了拒食“野味”的倡议,大家都主动积极遵照执行。
【案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