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代表孙开林的北京行:口罩之下,大家神情都很坚定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5-25 12:15:48
浏览

  (两会人物)湖北代表孙开林的北京行:“口罩之下,大家的神情都很坚定”

  中新社北京5月24日电 题:湖北代表孙开林的北京行:“口罩之下,大家的神情都很坚定”

  中新社记者 张子扬

  “来北京的路上,我曾下意识地想到了几个问题:今年大会怎么开?疫情防控国家有哪些部署?湖北未来如何按下‘快进键’?”

湖北代表孙开林的北京行:口罩之下,大家神情都很坚定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保康县马桥镇尧治河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孙开林在电话另一头,同中新社记者细数着来程前的思考。新冠肺炎疫情对湖北的冲击,让这位参加过多届人代会的“老”代表,此次赴京履职更感身上所肩负的责任。

  实际上,孙开林对北京、对代表驻地,都太过熟稔。湖北大厦还是他在参加第十届全国人代会时的驻地,“这里一切如常,充满家乡的痕迹与味道”。

  疫情发生至今,这是他第一次走出大山,走出村庄,走出湖北。

  “实话讲,这次来京参会,心中是带着感激之情而来。过去几个月,整个国家都在为湖北、武汉‘续航’,城市停摆了不可怕,关键人心要持续‘充电’。”

  孙开林说,来京四天,无论是开会路上、用餐时间,见到熟悉的代表,感觉大家的眼睛是“亮”的。彼此相互鼓励、提振信心。“口罩之下,大家的神情都很坚定。”

  “大家好似有一种天然共识,觉得光有压力不行,不能总是沉寂在疫情阴影中,这不是个事儿。关键是要如何面对复工复产后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孙开林说,这几天,大家只要在一起,都会探讨关于“未来”的话题。

  作为村支书,孙开林一直强调对太宏观的问题自己要“谨言慎行”,但对于脱贫攻坚,如何“摘帽”,他有足够的经验和信心。

  他说,他和他的村就是从(脱贫)“那条路”过来的。

  距北京上千公里之外的保康县尧治河村,过去是有名的贫困村。1988年,全村仍是“吃的供应粮,穿的烂衣裳,点的煤油灯,住的破草房”。全村人均粮食不足300斤,人均收入不足300元(人民币,下同),既不通路,也不通电。

  那一年,孙开林正在乡里一所小学担任民办教师。经不住村小组长“三顾茅庐”邀请,他毅然放弃了正在办理的“民转公”指标,回村当上了矿长。

  修路没钱请技术员,他就和大伙翻山越岭,用竹竿估摸着测量线路。开工那天,寒风刺骨,他咬咬牙第一个腰系绳子跳下悬崖,吊在半空中打眼放炮。

  老百姓说孙开林“疯了”,但他们都跟上来。经过两个多月日拼夜战,终于凿通了通往第一个矿点的6公里公路。尧治河却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有人掉下了悬崖,有人因此致残。

  靠开矿尧治河人终于走出了贫困,腰包慢慢鼓起来。但孙开林却在思考一个问题:开矿吃的是祖宗的饭,断的是子孙的碗,我们得还子孙的帐。

  1996年,孙开林开启了更“疯狂”的举动,他要修建一座水库电站!

  干部说孙开林“疯”了!他就给村干部一个个做工作,挨家挨户搞动员。有老百姓在雪地里写下了他们的怨声:“孙开林,当个书记磨死人,今天修公路,明天搞股份,一年四季不消停,把我们磨得吭吭声。”

  回顾当年那段“疯狂”往事,孙开林在电话那头沉默了。他有些激动地说:“我们就是穷怕了,所以只要留口气,就得找条出路。”

  从1993年担任尧治河村党委书记至今,孙开林已干了27年村支书。而现在的尧治河村,成了当地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村里户籍人口667人,家家盖起了洋房,人均年收入达到了5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