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原副部长陈智敏:促管理App违法收集国民信息
陈智敏 推进治理App违法收集公民信息
全国政协委员陈智敏。资料图片/新京报记者 陶冉 摄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正逐步改变人们的消费习惯、生活方式,但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公民个人信息屡见不鲜。据《2019年网民网络安全感满意度调查统计报告》显示,个人信息保护仍是当前网民最关心、最关注的问题。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公安部原副部长陈智敏建议深入推进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公民个人信息治理。
陈智敏长期关注个人信息保护问题。在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建议参考国际立法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对《个人信息保护法》进一步完善后,争取及早将法律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和颁布,使数据应用更加“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只有依法维护和保障好个人信息权益、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可控,避免个人在使用互联网数据服务过程中可能出现人身、财产安全等权益遭受侵害的风险,才可能为大数据产业长期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陈智敏
谈App违法收集个人信息
App违法违规屡禁不止有三方面原因
新京报:去年全国两会你关注个人信息保护,今年依然关注。你认为,App违法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为何屡禁不止?
陈智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App为人们带来便捷服务的同时也存在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违法违规风险,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和治理关乎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公共安全,也有利于促进未来信息技术的规范化发展。
关于目前App违法违规收集用户个人信息屡禁不止,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公民个人信息具有持续价值。App运营者将收集的个人信息用于大数据挖掘分析,精准推送广告、营销服务。一些不法分子通过非法贩卖个人信息牟利,更有甚者用于暴力催收等。
二是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完善,App违法违规收集公民个人信息整治处罚力度不足。目前,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等有关部门正在积极推动个人信息保护相关法律的研究制定;去年以来,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四部门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三是公民个人隐私保护意识不足。很多用户没有形成保护个人信息的意识,在使用App服务时,不仔细阅读甚至不阅读信息收集使用协议,随意同意授权App收集各类个人信息。
新京报:违法收集个人信息在刑法上处罚程度如何?
陈智敏:为依法惩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活动,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和合法权益,两高在2017年发布的《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在履行职责、提供服务过程中收集公民个人信息的,属于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第三款规定的“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并明确违法收集行踪轨迹信息、通信记录等达到一定数量级属于违法“情节严重”行为,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谈监管治理
涉公民个人信息保护规定尚未形成体系
新京报:如何压实App运营者的主体责任?
陈智敏:为了压实App运营者的主体责任,去年12月,网信办、公安部、工信部和市场监管总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了《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将“未建立并公布个人信息安全投诉、举报渠道,或未在承诺时限内(承诺时限不得超过15个工作日,无承诺时限的,以15个工作日为限)受理并处理的”认定为违法违规行为。通过对违法违规的App的严厉查处,将有力推动App生态的自我完善,相信未来App运营者将会更加自主履行相关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