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药结核病人“至暗时刻”:确诊治疗难 自付费用高(3)
在韦超的结核病友群,很多患者因为家庭条件困难,只能在老家附近医院治疗。“以前治疗时就认识的一个女孩,只来过一次成都住院,反反复复好几年了,今年过年我给她发信息她没有回复我,恐怕是已经没了。”
结核病被称为“穷病”,也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得到了证实。龙倩说,“上一次是2010年,这个数据是来源于2010年全国的结核病流调的信息,可以看到82.8%的肺结核患者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他们确实是弱势群体。”
龙倩所在的团队曾去重庆调查,发现老年结核病人受费用因素的影响更大,“有一些六七十岁的老人,觉得不想拖累家里人,治不起就不要治了。”龙倩说,已有的免费政策落实到患者头上并未能真正减轻负担。
另一方面,由于确诊难问题,不少结核病患者需要转诊,但是目前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规定,层级越高报销比例就低,“加上交通食宿费用也相应提高,最终就诊的直接和间接费用都会增加。”
结核病友杨阳(化名)是新农合医保,从老家去过成都、广州、上海看病,对于转诊,他的印象是麻烦,“国家政策是分级诊疗,所以想要报销必须办理转诊,需要一层层转,每高一层报销比例都降低一些,手续非常麻烦。”
《中国防痨杂志》2016年第6期发表的主编寄语文章《目标——因结核病导致家庭灾难性支出的患者为“零”》提及,2012年的一项国内调查显示,普通肺结核家庭灾难性支出患者的比例达51%,耐多药肺结核家庭灾难性支出患者的比例高达80%。
国际上关于家庭灾难性支出的常用计算方式定义:患者自出现结核症状开始,自付的用于结核病治疗的费用占家庭年收入的比例超过10%。
结核药物面临的难题:耐药和贵、断货
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将抗生素耐药评为十大健康威胁因素之一,这其中,就包括结核病:“抗菌素耐药可能让我们回到无法轻易治疗肺炎、肺结核和沙门氏菌等感染病的时刻。”
目前抗结核一线药物中,最“年轻”的药物是利福平,已经有55年历史了。贝达喹啉是比利时杨森公司研发的抗结核新药,2012年获得美国FDA加速审评通过,2016年国家药监局批准其作为联合治疗的一部分,用于成人耐多药肺结核的治疗。
贝达喹啉还不在一线药物之列,为了防止耐药,目前我国只是通过“抗结核新药引入和保护机制项目”的试点医院赠药项目收纳患者。
李亮解释说,新药的效果是毋庸置疑的,目前临床的效果很好,可以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长,但是如果轻易放开,很容易因为不合理用药、滥用,而产生耐药性。
据李亮透露,截至2019年3月,国内33家医院共470名正在服用贝达喹啉,计划在2019年年底扩大到国内100家医院,未来2年预计有4000名患者可享受免费用药。
对于未被纳入赠药项目的患者,他们对利奈唑胺、环丝氨酸、氯法齐明等药的名字不会陌生。
杨阳“久病成医”,对常用药物的价格十分熟悉:利奈唑胺300元多一颗,病人每天吃1-2颗;环丝氨酸300元多1盒,1盒吃5天;氯法齐明国内断货;对氨基水杨酸钠260元一瓶,病人1瓶吃5天左右。
李亮认为,利奈唑胺的价格也高得难以承受,“400块一颗药,吃6个月,也就是说单这一个药就要7万多块,所以我们呼吁国家将其纳入医保,或者采取集中采购的方式谈判降低药价。”
另一种被推荐的耐药结核病组合用药——氯法齐明,目前在国内仅有山西立业制药有限公司一家药企生产。
2019年2月,《新民晚报》报道称,由于药企整体搬迁,氯法齐明已经断药1年多,2万多耐药结核病患者需要停药或换药。
这并非氯法齐明第一次出现全国断货。该报道提及,2018年11月,国家卫健委相关部门邀请部分企业负责人,了解耐药结核病药物短缺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