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5.28万亿 高铁是冲撞中国经济发展的“灰犀牛”吗?(4)

光山新闻网 刘洋 2019-04-28 10:00:13
浏览

  一是抓紧摸底大排查。对铁路各类存量债务进行一次大摸底大排查,精准区分公益性负债、经营不当性负债等债务类型,在此基础上分类指导、对症下药、精准施策。同时,加大对纯公益性铁路,以及运营初期的铁路线支持力度。

  二是债务处置顶层设计要跟上。早在2013年,针对“妥善解决原铁道部及下属企业负债”的建议,国家有关方面就作了积极回应。由于缺失顶层设计,问题迄今无法根本性解决,妥善处理方式仍未出台。专家建议,尽快通盘考虑拿出铁路债务风险防范重点范畴处置方案。

  三是加快推动改革减负。左大杰认为,铁路债务处置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分阶段进行。首先,国家通过债务免除、转增资本金处置部分债务;其次,相关铁企通过公司制改革成为国有独资公司,通过债转股处理部分债务;最后,相关铁企改制成为混合所有制公司,并由国家控股,部分铁路产权可实现市场化、股权化和证券化经营,通过产权(股权)流转方式处置债务。目前,这一改革已经逐步拉开了序幕。

  四是开源节流双管齐下。开源方面,专家建议,高铁建设可以探索加大资金筹措力度的新路径。如通过规范的PPP方式运作,鼓励民间资本积极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一些条件成熟的线路合理设置铁路浮动票价,对车站周边土地进行综合开发。同时,大力发展公铁联运,加强与主要快递、快运企业合作,来提高铁路整体“大效益”。

  节流方面,专家认为,应减少无效投入降成本。如“八纵八横”骨干网络成形后,“路网加密”阶段要实事求是进行高铁线路、站址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开发。为此,应防止因为地方政府将场站建设成为“拓城发动机”“城市会客厅”,增加巨额建设成本;防止铁路选线在受到地方行政、局部舆论等因素干扰后,选线走向、场站选址抛弃最优选择;高水平编制高铁、城际、市域等铁路规划,对一些地方的“争路”诉求,可通过城际铁路联网或者“高铁无轨站”等比较经济的手段来满足。

  文 | 苏晓洲 王贤 许剑铭《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瞭望”(ID:OutlookWeekly1981),原文刊于《瞭望》2019年第17期,标题为《瞭望丨高铁负债这事,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