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运河文化带成为展示中华文明的“金名片”
万艘龙舸绿丝间,一千余里地无山。自古以来,大运河作为中国古代创造的伟大工程,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文明,是一部书写在华夏大地上的宏伟诗篇。
5月24日,在十三届全国政协第二十三次双周协商座谈会上, 委员、专家学者围绕大运河绿色生态廊道建设、沿线地区古镇古村保护、文化与旅游融合等话题踊跃发言,为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积极建言献策。
2014年,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今年中办、国办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不少委员认为全社会文物保护和生态保护的意识空前提高,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迎来历史最好时期。如何把握时机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让大运河文化带成为展示中华文明的“金名片”,委员有话说——
绵绵用力 久久为功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要树立系统思维和整体观念
1981年12月,第五届全国政协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茅以新先生提出《建议恢复并扩大南北大运河案》。此后,历届全国政协都有委员通过信息、提案、大会发言等形式,推动大运河保护。
2014年6月22日,“大运河”文化遗产项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大运河”成为中国第46处世界遗产项目。
2018年9月,全国政协副主席刘奇葆率“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重点提案督办调研组赴北京、天津、河北进行调研,并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指示精神,高质量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着力将大运河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续写千年运河的壮美篇章。
随着今年中办、国办印发《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从国家战略层面对大运河文化带进行了顶层设计,明确了重点任务,描绘了美好蓝图。目前沿线各地对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热情很高。大运河建设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文化品牌的共识正在形成。
“大运河历经几千年的沧桑,一直都在创新中发展、发展中创新。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不应简单地恢复运河风貌,应该着眼于今天和未来,着重进行体制机制、管理、项目、理念和文化五个角度的创新,将古代运河文化的精华融入到现在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 全国政协常委、河南省政协副主席张震宇表示。
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包含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产文明建设的“大文化”内涵。作为一项世界遗产,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息息相关。全国政协委员、文物出版社社长张自成认为,目前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对大运河文化遗迹遗物和文献档案资料的“家底”还未摸清,主要表现在两方面:文化遗迹遗物底数不清、文献档案资料底数不清。
对此,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回应,目前大运河沿线的重大遗址遗存和所涉及到的文物经过国务院有关单位的普查,已经基本弄清。但相关档案、文献以及民间资料,分布于各个不同部门、图书馆、大学、机构甚至是个人,涉及面很广,客观上来讲“摸底”难题很大。“下一步会对于大运河整个沿线文物数据的收集、整理,确确实实纳入到工作日程上来。”刘玉珠说。
依水而生 因水而兴 通过跨区域调水让大运河的血脉“活”起来
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水是命脉,是基础。在调研中,委员们看到沿线河道淤积富营养化严重,部分在用古代水利工程年久失修,违章建设、违规排放等行为时有发生。全国政协委员、水利部南水北调规划设计管理局局长朱程清建议,加快提升南水北调东线输水能力,优先保护水资源,统筹发挥水功能,规划好大运河在当代的使用价值,同时保护利用水工遗产,将水工文化与航运文化、历史文化等进行深度融合。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首先要做好水这篇文章,将大运河打造成有水的河、清水的河、有价值的河、有文化内涵的河。”朱程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