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大运河文化带成为展示中华文明的“金名片”(2)
有委员表示,要坚持以水为命脉和基础,推进大运河河道水系治理管护,通过跨区域调水实现主河道全线有水和生态改善,让大运河的血脉“活”起来。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规划纲要》首次提出保护修复优化大运河岸线自然生态、建设大运河绿色生态廊道的战略任务,并就加强大运河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作出统一规划部署,为大运河绿色生态廊道建设提供了政策性权威依据。
“为了加强河道的保护和生态的修复,目前已经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要做到有名有实,责任要到位,要形成一河一策治理方案,明确水质和大气质量的达标要求。同时,建议制定一个分阶段、分地域、分河段的气和水、土质量标准。”全国政协委员、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政协原副秘书长刘佳义这样强调。
在生态治理的基础上,大运河建设还应当处理好生态控制与生态补偿的关系。对此张震宇认为,“应当支持各地加强统筹、因地制宜,既对《规划纲要》明确的自然条件良好、状态功能突出的重点区域适当扩大生态空间,也允许实施生态补偿。同时,建议将运河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良性互动和相互促进。”
以文为根 以人为本 运河古镇古村保护要让原住民唱主角
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文化是主线,是灵魂。全国政协委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郭媛媛提出,保护大运河文化,要留住运河的三种“情”:“第一点是故园情,希望通过线性文化建设将’原住民’的故园情抒发开来;第二点是旅人情,现在大运河旅游方兴未艾,除了’原住民’,沿岸还多了很多‘异乡人’,运河文化带承载着他们‘身在异乡为异客’之感;第三点是家园情,中华民族在大运河的涌流中生生不息,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体现我们的家园情,也是我们希望能达成的。”
这些感情的存在,需要寄托在饱含人文色彩的文化载体上。“在浙江,大运河的沿岸建了70多个特色小镇。这些特色小镇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征,它是文旅融合的,是传承文化遗产的活体。这种活体保留了一部分运河沿岸的生活方式。”全国政协常委,杭州师范大学原校长杜卫表示。
据杜卫介绍,目前大运河沿岸有绍兴黄酒小镇,湖州一带的丝绸小镇、湖笔小镇等,“人们围绕着特色产品形成了一个小小的产业群。在小镇,周末常常见到许多游客在品尝小时候吃过的手工制食品,因为手工本身就是一个活体传承、活化传承的过程,而且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重要体现。”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人是中心,是根本。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金永伟在调研中发现,运河沿线地方政府在古镇古村和历史街区的保护利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偏差和误区,影响当地百姓主人翁作用的发挥——
“一些村镇的历史源流、民风民俗、传说故事、传统手工技艺等历史文化内涵的挖掘整理严重滞后,这样导致长期以来百姓的运河文化记忆逐渐模糊,运河的情感联系也日渐淡漠。甚至在一些地区,古镇古村的修缮被当做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摇钱树,功能业态上重游客轻居民成为通病。”
对此,有委员表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古镇活化、旅游开发、产业发展等都应紧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忘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着力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把大运河还给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