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参与、共享:新中国残疾人权益保障70年》白皮书正式发表:全面介绍中国残疾人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
原标题:《平等、参与、共享:新中国残疾人权益保障70年》白皮书正式发表:全面介绍中国残疾人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
今天(25日)上午10时30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正式发表《平等、参与、共享:新中国残疾人权益保障70年》白皮书,全面介绍中国8500万残疾人在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本着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关心特殊困难群体,尊重残疾人意愿,保障残疾人权利,注重残疾人的社会参与等,使残疾人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参与者、贡献者和享有者。
《平等、参与、共享:新中国残疾人权益保障70年》白皮书分为前言、正文、结束语三个部分,共约1.9万字。
正文包括残疾人事业发展历程、残疾人权益保障机制、健康与康复、特殊教育与融合教育、就业与创业、基本生活与社会保障、无障碍环境建设与个人行动能力、人身自由与非歧视、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对外交流与国际合作等10个章节。
《平等、参与、共享:新中国残疾人权益保障70年》白皮书正文的主要内容包括十个方面:
第一、残疾人事业发展历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中国从国情和实际出发,努力促进和保护残疾人权利和尊严,保障残疾人平等参与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生活,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残疾人事业发展道路。中国政府公布实施《革命残废军人优待抚恤暂行条例》等法规,对伤残军人等伤残人员的休养、治疗、生活、学习、工作给予特殊保障;建立福利机构和精神病院,收养或安置无依无靠的重度残疾人、残疾孤儿、残疾老人、精神残疾人和残疾军人;兴办了盲童学校、聋哑学校等特殊教育学校。
1984年成立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1987年开展第一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1988年成立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简称“中国残联”),1991年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并第一次制定实施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计划纲要。进入21世纪,国家加快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残疾人事业全面提升。2008年出台《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同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第二、残疾人权益保障机制
中国坚持将残疾人事业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加强残疾人权益法治保障,健全残疾人工作体制,残疾人权益保障机制不断完善。
中国已形成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核心,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为主干,以《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残疾人教育条例》《残疾人就业条例》《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等为重要支撑的残疾人权益保障法律法规体系。截至2018年4月,直接涉及残疾人权益保障的法律有80多部,行政法规有50多部。
第三、健康与康复
中国高度重视残疾人健康权利保障,全面开展残疾预防,大力推进康复服务,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
制定《0—6岁儿童残疾筛查工作规范(试行)》,实现5类儿童残疾的早筛早诊早治。优先开展0—6岁残疾儿童抢救性治疗和康复,实施精准康复服务。2018年,15.7万名0—6岁残疾儿童得到基本康复服务。
制定发布《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16—2020年)》,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和控制残疾发生。
2017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将每年8月25日设立为“残疾预防日”,在“残疾预防日”、爱耳日、防治碘缺乏病日、爱眼日、预防出生缺陷日、精神卫生日等节点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公众残疾预防意识。
第四、特殊教育与融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