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承诺——追寻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血脉(2)
“我所理解的为人民服务,就是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别人。”公公生前最常说的一句话,侯秀珍把它写进了自己的入党申请书,也讲给每一个来到南泥湾的参观者。“我对一茬又一茬的年轻人说,现在我们都是新时代的人,但是不要忘了这些都是党领导人民干出来的,只有继承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的祖国才会更强大。”
“你打算讲到什么时候?”
“讲到我不在了。”侯秀珍一字一顿。
念念不忘,薪火相传。
精神和信念的感召,不仅让延安像磁铁一样吸引革命时代的进步青年,在今天的延安,越来越多的新时代青年继续怀揣着政治理想,追溯着先辈的足迹,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延安革命纪念馆,34岁的预备党员王园园每年要为400多批游客讲解。每天从早到晚,她需要穿着高跟鞋站立讲解好几个小时。一天下来,往往腰酸背痛、手脚浮肿。由于工作时间紧,她吃饭常常就像打仗一样,扒拉几口,就接着工作,即便是父亲患癌去世前后,也不曾懈怠。
“我们每天都在讲述革命先辈为了理想信念牺牲和奋斗的故事,耳濡目染,我们更应当成为他们的传承人。只要游客能从讲解中有收获和感悟,累些、苦些,又有何妨?”王园园说。
“我要像自己在入党申请书中写的那样,真正把为人民服务放在心间。我父亲生前是一名党员,他也是这样要求我的!”这位年轻人眼中饱含热泪。
担当和奉献:一切以人民为中心
“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张思德纪念广场上,“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鲜艳夺目。
过去26年间,老兵张保愿曾经无数次来到这里。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延安市公安消防支队宝塔中队“张思德班”的老班长。
作为和平年代里最危险的职业,很多时候,张保愿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
2013年夏天,百年一遇的洪灾侵袭延安,战友们纷纷外出抢险。危急时刻,张保愿独自开着卡车前往一处抢险点救灾。不断发生的泥石流险些将卡车冲走,险象环生时,他毫不畏惧,成功救出了20余名群众。
“每一次经历险情,事后或许有后怕,但在事发时,我从没有想过退缩。”张保愿有个绰号叫“硬汉”,这是同事对他职业生涯的总结。工作至今,他先后参与抢险5000余次,行程60多万公里,500余人经他的手脱离险境。
“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只有把群众的安危系于心上,才能对得起‘张思德班’这个光荣的称号。”站在张思德烈士的雕像前,张保愿若有所思,喃喃自语。
永葆一颗赤子之心,张保愿的心声中,有着共产党员最朴素的初心。
“群众的心思最亮堂。只要你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好,群众都会记在心里。”在已退休的延安市吴起县原县委书记郝飚的工作室里,醒目地挂着两张画,
一张是吴起昔日光秃秃的群山,另一张是退耕还林后,水墨晕染的荷塘,对比鲜明。
吴起被称作“延安屋脊”,恶劣的生态曾是这里挥之不去的贫穷根源。老一辈的吴起人都知道,当地人嫁女儿要托媒人到男方家里打探,只需往窑洞外看上一眼,硬柴禾堆得老高,那这家人的光景准没错。如果只有杂草,婚事八成就黄了。
道理很简单,有树才有柴砍。
上世纪90年代,初步解决了粮食问题的吴起,面临着一场发展之路的艰难抉择。为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吴起作出了“封山禁牧、退耕还林”的决策,却遭到了群众前所未有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