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施策拔掉穷根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19-09-09 20:10:33
浏览

精准施策拔掉穷根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国务院扶贫办
  图①: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新庙村贫困群众通过易地搬迁住上了安全房。
  王 刚摄
  图②: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农民正在分拣苹果。
  马奇峰摄
  图③: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响水洞村幼儿园的学生在玩耍。
  龙元彬摄(人民视觉)
  版式设计:蔡华伟

 

  70年来,我国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的扶贫开发道路。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主线,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因人因地制宜,分户分类施策,开对了“药方子”,帮贫困群众拔掉了“穷根子”。

  

  四川省通江县碗厂沟村

  脱贫产业火  收入节节高

  本报记者  顾仲阳

  政策点击

  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引导和支持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依靠自己的双手开创美好明天,立足当地资源,实现就地脱贫。

  村庄故事

  雨后初霁,群山环抱中的诺水河镇碗厂沟村,山路两旁的红叶冬桃与盛开的格桑花相映成趣。“这两年羊价真是不错,今年一只能挣1000元!”李芳明边放着自家的羊边说。74岁的他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村子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大的变化还是有事干了!”

  村党支部书记文联科说,村里的火羊、银耳等远近有名。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公路通到村里。收购商来村里收购火羊,两小时后就摆上县城饭店的餐桌。“村里的产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中国人寿通江县支公司驻碗厂沟村第一书记王锋说,在产业扶贫政策的支持下,村里的红叶冬桃、枳壳、青脆李都小有规模,银耳培植、魔芋种植、火羊养殖等林下经济随之跟进,2015年到2018年3年时间,全村人均纯收入从3500元增加到1.8万元,贫困发生率从52.79%下降到0.57%。去年,这个深度贫困村顺利脱贫。

  脱贫产业效益逐步显现,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打了扶贫广告后,通江银耳现在可出名了。前两天我刚跟儿子通了视频,明年他准备回家跟我一起种银耳,这收入可不比打工差。”村民杨昌军说。

  “我们马上要发展乡村旅游,让更多的人了解村里的千年文化和特色产品,让村民的腰包更鼓。”王锋信心满满地说,脱贫只是新的起点,下一步碗厂沟村要在产业振兴上多下功夫,让乡亲们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青海省格尔木市长江源村

  生态好起来  口袋鼓起来

  本报记者   姜  峰

  政策点击

  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增加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扩大政策实施范围,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成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

  村庄故事

  扎西才仁有两个家,一个在唐古拉山镇,一个在格尔木市长江源村,相隔400多公里。

  长江之源唐古拉,是他的故乡。“祖祖辈辈放牧为生,靠天吃饭。”可扎西才仁没想到,有一天“老天会不赏饭”。“就记得十几年前,牛羊越来越多,草越来越矮小稀疏,老鼠越来越多,河流湖泊的水越来越少。”

  正是在本世纪初,国家启动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一期工程,对“中华水塔”开展人工干预应急保护。唐古拉山镇6个村首批128户牧民搬下了山,长江源村成为扎西才仁的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