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贫困代际传递,“大山园丁”坚守苗乡55年
王大英在苗族服饰非遗传习所指导孩子们刺绣(7月24日摄)。 本报记者向定杰摄
“打篮球,我可以打全场。”“往针眼里穿线,我两下就找准了。”时不时,快73岁的王大英嘴里会冒出几句“大话”,让人感觉像个孩子。
这或许是和孩子待在一起太久的缘故。作为贵州省开阳县高寨乡平寨民族小学的一名教师,王大英虽然2002年就已退休,但仍没有离岗。
“教了50多年,学生都是我学生的学生了。”她常对来访者念叨。不过,只要一换上苗族服饰,重复起蜡染、刺绣的工序,她又瞬间像打了鸡血,因为这是她一辈子与贫穷战斗的“武器”。
从以教女红为条件让苗家姑娘上学堂,到开办农民夜校、女子春蕾班“扫盲”普及汉语知识,到如今坚守工作室、传习所让民族记忆活态传承。半个多世纪弹指一挥间,大山外面的世界已经翻天覆地,但王大英改变家乡面貌的初心不变。
女娃可以上学读书
2018年9月7日,记者第一次见到王大英。那天阴雨绵绵,从开阳县城到高寨乡平寨民族小学,沿着蜿蜒的公路行车,路上偶尔还有滑坡。近两个小时后,一条狭长的山谷间,传来学生叽叽喳喳的吵闹声。
踏进校门,身穿百褶裙的王大英冒雨迎上前来,还没多说话,她粗糙的手便伸了过来,在湿冷的天气中带着一丝暖意。在她带领下,记者来到学校专门为她设立的民族文化传承名师工作室,屋里挂满了蜡染、刺绣的样品以及学生们的民族服饰。
“我每星期都要回来,给学生上民族文化课。”王大英说,退休后自己也带孙子在隔壁乡镇上学,所以两边跑。拿出一块蜡在小火炉上慢慢融化,王大英坐在矮矮的板凳上,用蜡刀蘸着蜡汁,在布上娴熟地演示着如何画出工整的花纹。
这些技艺她从五六岁就开始接触。王大英出生的高寨乡是开阳县一个偏远乡镇,与黔南州福泉市、贵定县、龙里县隔河相望,全乡约有三分之一为少数民族,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苗族,蜡染、刺绣是女人的生活必须。
“从小就开始学,因为苗家姑娘出嫁时,家里必须要准备十多套衣服,衣服越多、越漂亮,娘家人就越有面子。”王大英说,小时候家中有七姊妹,她排行第五,那时虽然条件很困难,但开明的父亲反对重男轻女,坚持让她去县里的幼儿师范学校读书。
1961年,由于粮食紧张,学校被迫停办,她又转学到开阳中学。“我不懂汉语,就不想去读。”王大英回忆,那时自己看课本,除非青蛙、玉米等有配图,否则根本不晓得是什么意思,于是她就退学回家继续学了一年刺绣。
1964年,赋闲在家的王大英17岁了,听说当地有一个顺岩河教学点停办6年了,一直缺老师,她就自告奋勇要去试一试。“根本不像个学校。”她清晰地记得,教室里几块石头支起来就是桌凳,茅草盖的房顶有碗大的洞,所谓的教师宿舍也是牛圈改造而来。
“我打算第二天就走,但是我又想,如果我都怕苦不敢留下来,那谁还会来这里教书呢,我们苗家的孩子不是永远没有希望了吗?”考虑再三,王大英毅然选择留下。
从农家借来锄头、撮箕,王大英很快把教室清扫干净。随后,她又搬来几块石头、搭起木板、铺上谷草当床,寝室也有了。劳动中途饿了,她就在山上捡来柴生火,煮一点自己带的苞谷面充饥。
硬件条件基本解决了,紧接着,王大英开始走村串户,动员孩子入学,可来的11名孩子中没有一个女生。为了让女孩子也能像男孩子一样上学,她白天上课,晚上又继续做动员。
“我一说让她们读书,就把房门关起,躲着不见人。”“大人也不相信我一个小姑娘。”王大英说,碰了几次壁后,她想到了一个办法:告诉家长,女孩来学校可以学刺绣,做嫁妆。就这样,一下子23个女孩走进了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