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住农业,新技术显身手(全面小康,“三农”怎么干③)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3-13 07:15:37
浏览

  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要稳住农业,越要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春耕正当时,从鱼米之乡到中原大地,再到东北黑土地,分区分级加快恢复农业生产。一手防疫情,一手抓春耕,发挥好新技术、新业态的带动作用,牢牢稳住农业基本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气就会越来越足。

  

  新农具下田,新技术给力,我们有能力端稳自己的饭碗

  “一过惊蛰节,春耕不能歇”。这不,湖南岳阳县丰瑞农机合作社的育秧车间里,机器转起来了。铺土、播种、覆土,一个个秧盘从生产线上输出来。

  “防疫不误春耕,人不下田,谷不落地,机械化就是厉害!”合作社理事长董敏芳连连称赞,机械育秧智能控制,出来的秧苗一般齐,提前10天就能下田栽插,还抗病虫害。

  眼下,南方早稻陆续开始浸种育秧,江淮地区小麦已全面返青,长江流域冬油菜进入蕾薹期。农时紧、农事重。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张红宇说,对农业来说,眼下疫情的影响主要是春耕生产,需要妥善做好春耕备耕,强化田间管理。

  战疫情,抓春耕,智慧农机大显身手。“喷药、除草、施肥,咱这农业机器人可能干了!”河北磁县天道益农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淑芹,刚用上了装有智能终端装备的植保机器人,甭提有多高兴。当地在农机合作社推广“互联网+农机作业”,一天可喷药600亩,效率是人工作业的10倍,减药20%左右。

  农业农村部预计,今年投入春季农业生产的植保无人机超过3万台,“北斗”定位无人驾驶拖拉机及配套精准作业农机具超过2万台套,投入各类农机具预计达到2000万台(套)以上。

  不光是大机械,手机也成了新农具,“指尖种田”实现人歇机不歇,让许多农民迈向轻松种田、科学种田。

  防疫种地两不误,山东滨州市沾化区组织“线上春耕”,让马营四村种粮大户王强开了眼——在手机上点一点,服务送到田头,“整地、起垄、浇水,找合作社干,咱自己一点没费劲。”

  技术服务APP随时解难题。“如果墒情可以,春季猕猴桃不要急着灌水……”在四川绵阳市安州区,农技员钟思成用手机开展直播远程指导,吸引了2万多种植户上线观看。“一个电话,我们就能把服务送到家。”河南清丰县惠农农机合作社推出“无接触”托管服务,推出农事综合服务套餐,农户随时可在线上预约下单。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表示,尽管疫情给春耕生产带来新挑战,但政策好、人努力、天帮忙,今年冬小麦苗情总体好于常年,实现夏粮丰收有基础。

  应对疫情影响,农业丰收底气何来?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大国农业根基不断夯实。”农业农村部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0%,主要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达95%以上,今年还将建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保障重要农产品供需平衡,我们有能力端稳自己的饭碗。”

  标准化推广,绿色优质产品多起来,高质量发展后劲足

  在宁夏永宁县永华村的麦地里,机器轰轰隆隆开过,麦种与肥料一起播撒在松软的土壤里。“和过去不一样,一体化播种,省力省钱!” 惠丰现代种植农业合作社理事长王生宝感叹,过去种地习惯大水大肥,可土壤越来越馋,地力也变差了。今年签了绿色小麦订单,统一技术服务,用上有机肥,少施1/3的肥料,1000亩地节约了2万元!

  土壤减肥,土地增效,越来越多的农民尝到实惠。“绿色马铃薯收购价1斤贵4分钱,一亩地至少多卖100元。”甘肃临洮县高军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高亚军,今年流转了700多亩地,算起绿色增收账,越干越有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