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人民政协新实践)(2)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4-30 11:11:29
浏览

  加强困难残疾人的兜底保障工作。对于无劳动能力的重度贫困残疾人,在应保尽保的基础上,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合理提高保障水平。要加速推进无障碍家庭改造、辅具适配、康复训练和危房改造,多措并举改善贫困残疾人的生活条件。针对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等特殊困难残疾人家庭要加大支持力度,尽快建立和完善相应照护和服务体系,让残疾人既脱贫又解困,安居乐业、衣食无忧。

  如何持续激发扶贫干部队伍活力?

  弘扬务实作风,尊重基层干部

  记者调查

  罗高峰是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王铺镇邵庄村第一书记,2015年进村,一待就是5年多。但一开始乡亲们并不看好罗高峰,配合度也很低。“迈进群众的门槛,才能走进老乡的心坎。”进村前几个月,罗高峰挨家挨户聊天拉家常,了解村里的致贫原因,了解乡亲们的实际困难和脱贫想法。

  “怎么赢得群众信任?”罗高峰说,一句话,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让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群众缺技术,致富没产业,罗高峰想办法引导群众种植果树、中药材、藜麦等新型增收产业,并协调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和技术指导;罗高峰认为,没有群众的参与,脱贫攻坚难获全胜,工作中一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和弄不懂的问题,他记在本上,一有空就去找村民商讨。

  “群众的事,就是自己的事,不能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罗高峰说,作为基层扶贫干部,只有作风过硬、务实戒虚,才能赢得群众支持,啃下硬骨头。在罗高峰和村民的努力下,目前,全村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建档时的49.4%下降到0.98%。

  委员建言

  全国政协常委、甘肃省政协副主席尚勋武:

  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当前,扶贫干部要在产业培育和企业复工复产上下功夫,持续解决贫困群众就业和发展产业;同时,认真调查研究拿出好办法,调动贫困群众积极性、激发他们发展的内生动力。

  脱贫攻坚是一个过程,适当的程序和流程是必需的,但一定要防止本末倒置。决不做“算账式”“指标式”“游走式”脱贫,决不能搞急功近利、虚假政绩,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

  针对基层反映的脱贫工作中多重填表、事事留痕等情况,相关部门要尽快对现有政策进行研究清理,把重复的砍掉,把花拳绣腿做样子的停了。地方出台新的帮扶政策时也要先搞好调查研究、考虑缜密,避免让基层扶贫干部无所适从,要多引导基层扶贫干部把心思用在解决具体问题上。

  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政协常委范社岭: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扶贫干部就是这穿针引线的人。对于基层的事情,基层干部最熟悉,对于扶贫项目的调整、扶贫资金的使用,应当充分尊重基层扶贫干部的意见,给予基层扶贫干部一定的支配权。

  群众富不富,关键在支部。要坚持选贤任能,培育乡村本土的领头雁,强化党对基层自治组织的领导,着力解决村级党组织弱化、引领带动作用不强的问题,以党建引领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关爱和使用力度,加强基层干部的培训力度,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扶贫队伍”。对于在脱贫攻坚一线实绩突出的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可以拿出一定的名额比例,优先或破格录用为乡镇公务员。建立村干部报酬可持续增长机制,帮助村干部甩掉思想包袱,集中精力打好脱贫攻坚战。努力创建鼓励扎根基层、干事创业的鲜明导向和浓厚氛围。

  从脱贫走向乡村振兴的路还有多远?

  补齐民生短板,完善产业体系

  记者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