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和我话扶贫:凉山脱贫用好针才干,下足绣花功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5-15 22:08:20
浏览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每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都会参加代表团审议。“脱贫”成了他与代表们的必谈话题。2020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人民网特别推出《两会时间:习近平的浓浓牵挂》系列报道,回访那些与习近平总书记当面交流过的全国人大代表们,在展现地方可喜变化和老百姓获得感同时,重温人民领袖的为民情怀。

“花随玉指添春色,鸟逐金针长羽毛。”

绣花之技,在于身心合一;绣花之妙,在于技艺娴熟;而绣花之难,却在于持之以恒。

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改进脱贫攻坚动员和帮扶方式,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

“总书记以‘绣花’的方法、‘绣花’的精神比喻精准脱贫,带给我们深刻的思考和满满的启示。他的嘱托,为我们指明了方向。”难忘三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的一幕幕,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好医生药业集团董事长耿福能思考良多。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凉山,是四川乃至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凉山将全面完成最后7个贫困县摘帽、300个贫困村退出、17.8万名贫困群众脱贫的艰巨任务,绝对贫困问题将在凉山得到解决。

因地制宜  “绣花”功要有“针”本事

总书记和我话扶贫:凉山脱贫用好针才干,下足绣花功

好医生集团会东县中药材产业扶贫培育基地。朱虹摄

“我们从电视上看到,总书记最关心的就是我们这些贫困群众。我们不脱贫,总书记都睡不好觉。”在2017年全国两会四川代表团审议现场,耿福能将贫困户的话原汁原味地带给习近平总书记,他还以“中医药产业参与精准扶贫”为题做了汇报发言。

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询问耿福能,他最关心的问题“扶贫的这个产业稳不稳定,产品有没有市场”,在握手道别时还鼓励耿福能:“中医药大有可为,好好干!”这句话让耿福能备受鼓舞,更坚定了发挥企业优势致力于发展中医药产业,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摆脱贫困的信心与决心。

布拖县乐安乡火灯村是凉山典型的贫困村,以前村里人只能靠种植土豆、荞麦维持生计,贫困发生率曾高达36%。家乡的贫穷,深深刺痛着耿福能的心。搞了多年中医药产业的他,意识到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只有“授人以渔”才能真正把贫困人口拉出来,奔向小康。他决定带着乡亲们种植中药材——附子,并把火灯村作为企业对口精准帮扶村。

“我曾经跟总书记汇报了火灯村贫困户马查尼尔种植中药材的故事,马查尼尔从不愿种、不会种,到逐步扩大种植规模,钻研种植技术。”耿福能坦言,很理解马查尼尔一开始的担忧,“因为没种过,担心挣不到钱。又不像种土豆卖不了好价钱,还能自己吃。”

耿福能说,马查尼尔的脱贫故事一直感动着他,也鼓励着他,“这几年,和马查尼尔一样,凉山的百姓眼睛里透露出了对生活的热情和期待,他们主动要发展产业,要供子女读书,代际贫困也结束了。”

经过帮扶,该村170多户农民接受和学会了中药材种植技术,全村每年种植附子150多亩,收入100多万元。如今,在大山深处的凉山州布拖县乐安乡火灯村,一畦畦附子正沐浴着攀西的阳光茁壮生长。

如今,布拖的成功经验已被复制推广到全凉山州31个乡75个村,中药材产值已突破5000万元,带动 11700 多户共 5 万多农民增收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