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蕴福祉(走向我们的小康糊口)(2)
诺泽公司主要出产中药提取物和中药精油,产物远销欧洲。新桥河镇地处丘陵地带,气候温和,自然情况精采,具备成长有机农业的客观条件;八一村曾是省级贫困村,农夫有劳动增收的动力,可以满意有机农业的人力需求。诺泽公司正是看到了这些优势,加上这里的村民谨小慎微,严格遵守有机农业出产尺度,让诺泽的产物顺利通过欧盟的有机认证。
眼下,有10名周边村组的贫困人口在基地恒久务工,尚有30名季候性用工,月收入3000元阁下。而在迷迭香基地之外,生态蔬菜、有机茶园……各类百般的生态农业,也以差别化竞争和高附加值的优势,不绝充分着黎民的腰包。
“生态农业”“有机种植”,对农夫来说,曾经是个遥远的观念;目前,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海绵都市”好安居
一场大雨事后,常德市区的氛围新鲜得让人忍不住深呼吸。天空蔚蓝,白云朵朵,地面和树木也被冲洗得明哲保身,随处透着干净、清新。
而在武陵区穿紫河滨的都市一隅,却是另一片景物:颜色晦暗的“污水”,从路边的暗渠里汩汩而出,流进一片望不到边的芦苇地。“污水”绵绵不断,但路边的行人却熟视无睹,有说有笑。不远处,穿紫河依旧清澈流淌。
无需惊奇。面前这片芦苇丛,正是常德市构建“海绵都市”的生态滤池之一。
说到“海绵都市”,常德市民龚德益对当初的河水状况心有余悸:“夏天不能开窗,一开就是臭味……那边有排污口,常德人都清楚,都不到哪里去。碰着下暴雨,黑水漫上岸,水退了好几天都有臭味。”龚德益家住锦晖佳苑小区,间隔穿紫河不到200米。他想过搬迁,“想了好几年了,可此外处所都是河景房湖景房贵,我们这里以前是河景房自制。我家的屋子其时1平方米才值2000多元,想换屋子都卖不上价值”。
河水酿成“黑臭水体”,原因有许多:河流填埋、垃圾污染等。个中,“雨水污水直排入河”是个大问题。如今颠末“海绵都市”改革,雨水经过管网收集,排进生态滤池。专门种植的芦苇和芦苇脚下的天然滤料、松散石块,以自然方法净化着水体。“污水进,清水出”,再排入穿紫河时,已是水质达标的都市景观水。
生态滤池,只是“海绵都市”建树的个中一环,控源截污、内源管理、生态修复、活水保质等是一套组合拳。有了这套组合拳,如今的穿紫河,已从旧日“臭水沟”酿成市民健身、休憩、亲水的“景观河”。
“情况好了,房价涨了不少,可我也用不着搬了。此刻外地旅客越来越多,我家还在河街搞了个小摊位。”龚德益兴奋地说。
夜幕来临,穿紫河沿岸灯火璀璨,流光溢彩。“水上巴士”在船埠整装待发,教育旅客从水上游览常德市引觉得傲的穿紫河夜景。一河碧水反照出的,不只是都市成长的步骤,更是美妙生态带给人民的康健、喜乐。
《 人民日报 》( 2020年07月12日 01 版)
(责编: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