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委机关盘点高校官僚主义:衙门做派、门户林立、攀附结交(4)
驳高校“特殊”。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人秉持“高校不是党政机关、知识分子不是领导干部”的论调,认为高校里的官僚主义没有那么严重、纠治起来可以不那么较真,对这种错误观点必须坚决驳斥。全面从严治党,高校不能例外。首先,要深刻认识到“象牙塔”里的官僚主义造成的危害尤甚。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如果任由官僚主义蔓延,既对青年危害极大,更严重损害党和国家持续发展、兴旺发达,绝不能放任,必须重拳出击、露头就打,彻底铲除官僚主义滋生的土壤。其次,要深刻认识到高校并非真空地带。对社会上存在的官僚主义问题,高校不能独善其身,时刻有被不良风气包裹、侵蚀的风险,整治官僚主义不能把高校置身事外。再次,要深刻认识到一些已查处案件暴露出劣迹斑斑,警示整治刻不容缓。北方工业大学原党委常委、副校长沈志莉,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原校长夏建国,西南林业大学原党委书记吴松等人的违规违纪行为令人触目惊心。“象牙塔”一旦变黑,对民众心理冲击、党的治理效能影响都是无法估量的,必须坚决清除高校内的污染源,还“象牙塔”以洁白清正。
去行政衙门。去行政化、破除官本位有利于树立一切为了科研、一切为了教育的导向。一要拆庙,精简行政管理机构,对原有内设机构进行优化整合,把工作职能与工作性质基本相近的职能部门进行合并或重组,避免叠床架屋、衙门林立。二要减人,参照教育部施行的生师比,把行政干部数和师生数比例纳入统计评比,对行政干部进行核减,严防因人设岗、滥设副职、虚职和闲职等现象。三要限权,严控行政部门对学术工作过多干预,控制内部会议数量、发文数量、检查评比次数等,切实减轻科研人员的非业务性工作负担。四要架桥,畅通高校师生沟通机制和渠道,通过设立校长信箱、校领导接待日、组织座谈等形式听取师生意见建议,践行高校领导每学期全流程体验学校具体业务,切实为师生办实事解难题。
破学术依附。打破相互封锁、彼此封闭的门户之见,营造开放的学术生态。一要建立回避制,严把入口关,培养学缘结构多元化的师资队伍,实施“控制本校毕业生留校任教制度”,打造差异化、梯队式人才“蓄水池”。二要建立追责制,严格规范专家评审行为,严防感情票、利益票,一经发现立即取消评审等资格,强化责任追究,扭转评选时一窝蜂上、出问题时没人负责的乱象。三要建立信誉制,健全专家选聘与退出机制,如发现相关问题,按照调查核实、公开公示、惩戒处理等程序建立专家黑名单制度,对纳入名单的严重失信主体实行“一票否决”,从专家名单中剔除。
强监督质效。推动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落地落实、监督有形有效。要攥指成拳,充分发挥上级纪委的领导和指导作用,加强驻教育部门纪检监察组与高校纪委联动,运用督办、领办等方式,逐步解决高校纪检监察机构“人太熟不好办、人太散办不了”等问题,形成查纠官僚主义合力。要精准出拳,注重拓展问题线索来源,多请师生“把脉”,运用实地督查调研、个别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强化监督检查,对反映的问题线索跟进处置,通过开展谈话提醒、约谈批评、诫勉谈话等,常态化对党员干部和教职工进行“咬耳扯袖”,把日常监督做到位。要重拳出击,依规依纪依法、从严从重从快,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能让“象牙塔”里有害群之马。建立通报曝光制度,坚持定期公开发布官僚主义问题查处情况,召开警示教育大会或专题民主生活会、编印警示教育读本等,推动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让耍官僚主义的人不仅丢权,还要丢人、丢脸,切实加强震慑效应。
原标题:晒一晒“象牙塔”里的那些官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