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数全球第一 无人码头向海而兴(3)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01-29 13:25:06
浏览

  此外,该码头还进一步推动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传统港航业务融合渗透,以业务需求为导向持续开展流程再造和业务协同管理创新,不断优化集业务单证电子化、生产监控可视化、疏运管理智能化、客户服务网络化于一体的港口智能集疏运协同平台,提升服务效率,助力港口业务升级。

  以客户服务网络化为例。“船舶到港前,客户可通过‘智慧物流平台’手机操作APP系统,办理有关预约提箱、自助交箱手续,让‘数据多跑路、人员少跑路’,降低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码头工作人员表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了码头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如今,厦门远海集装箱自动化码头的成功经验已在“一带一路”沿线众多港口推广应用。

  3

  密集航线打造强大货运枢纽

  忙碌的码头是贸易兴隆的见证

  港口码头是综合交通运输的枢纽,有数据显示,中国有超九成的外贸进出口货物是通过海运来完成的。忙碌的码头,正是贸易兴隆的见证;而拥有强大吞吐运输能力的码头,又能够进一步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撑。

  吞吐量是衡量码头运输能力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我国各大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集装箱吞吐量逐年上涨,多年居于世界前列。

  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码头是我国首个江海铁多式联运的全自动化码头。这座无人化的码头吊桥林立、昼夜不息,超过150条国际班轮航线经由这里通达全球,迎接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轮船,船流、物流、资金流在这里汇聚。去年年底,该码头提前完成150万标箱吞吐量的年度目标,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为更好地运输货物,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码头建设了4个10万吨级海轮泊位及配套集装箱驳船泊位,配备了120辆智慧型引导运输车来完成码头的自动化作业。据了解,这些运输车全部是无人驾驶,依靠北斗导航,这些车辆可以自己避开障碍物,自动规划路线,以最优路径抵达箱位。

  江苏太仓港四期码头是全国内河及长江流域首个堆场自动化码头。该码头地处长江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交汇处,依托区位优势,形成多个航线网络,连片式布置数个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年通过能力为200万标箱,发挥着重要的航运枢纽作用。

  太仓港四期码头地处长江出海口附近,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提升港口竞争力,近年来,太仓港四期码头与上海的码头进行联动,引入到洋山港的直达快航等业务,推进两地的“同港化”,使得江苏省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等周边地区的进出口货物不必再通过陆路运输进出洋山港。同时,重庆市等长江沿线城市的远洋集装箱也无需再通过上海市外高桥港区中转再转运洋山港。此举降低了企业的物流运输成本,也引导长江及内河港口的集装箱在太仓港集并。

  太仓正和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金才介绍:“目前,我们码头与洋山港之间每天有4—5班穿梭巴士(直达航线),这些巴士对接洋山的三个码头。主要涵盖中转和‘沪太通’两项业务:一是将长江沿线以及苏州、浙北内河的集装箱在太仓集并后发往洋山,二是把原本通过集卡送往洋山港区的外贸箱直接集港到太仓港,再通过穿梭巴士转运至洋山。沪太通业务实现了‘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为货主提供了更便利的运输方式,解决了通关申报和二次运抵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