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50年,港剧里总提及的这个机构原来如此传奇……

光山新闻网 采集侠 2024-02-16 12:52:07
浏览

  提起香港廉政公署(ICAC),很多人会想起不少香港影视作品的台词:“你好,我们是ICAC”“廉政公署查案,不方便透露”“廉署请你喝咖啡”……

  到今年2月15日,廉署已成立50周年。半个世纪前,这个机构为何成立?成立以来,又是如何一步步成为香港如今反贪的“金字招牌”?

  

成立50年,港剧里总提及的这个机构原来如此传奇……

2月15日,市民经过位于香港渣华道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廉政公署总部大楼。当天,香港特区廉政公署成立50周年。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廉署首个任务:外籍总警司葛柏贪污案

  20世纪60、70年代,香港贪污问题严重。在公务员团队,无论职位高低,大部分公务员都涉及以权谋私。贪污风气在警队中尤为严重,受贿的警务人员更包庇黄、赌、毒等各种非法罪行。

  香港市民在生活中处处饱受贪污之苦。救护人员在接送病人往医院前向病人索取茶钱,病人还要打赏医院的员工才可取得开水或便盆。就连轮候公共房屋、申请入学或各种公共服务,也要贿赂有关官员。

  民怨在1973年外籍总警司葛柏贪污案时达到沸点。

  这一年贪官葛柏成功潜逃,绕道新加坡返回英国老家。消息旋即传遍香港,早已饱尝贪污祸害的香港市民闻讯大为震怒,对港英政府的反贪污工作信心跌至新低。来自各阶层的市民纷纷上街抗议,“反贪污、捉葛柏”的口号此起彼伏。

  为平息民愤,1973年10月,港英政府决定于次年2月成立了独立于警务处及其他政府部门的廉政公署,致力打击贪污,并即时接手调查葛柏案。该案也是廉署成立后经办的第一个案件。

  最终,葛柏被控串谋贪污及受贿,罪名成立,判处入狱四年。

  

成立50年,港剧里总提及的这个机构原来如此传奇……

2月15日,市民在位于香港渣华道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廉政公署总部的标志处拍照留念。当天,香港特区廉政公署成立50周年。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这些年,那些案

  廉署成立以来,处理了多宗对香港反贪历史有重大影响的贪污案件,大部分贪污案件都涉及政府部门及公营机构。

油麻地果栏案

  1975年3月,贩毒集团开始在果栏一带崛起。1976年5月,工商署在果栏附近拘捕数名涉嫌负责毒品包装的人并搜获毒品,他们被控藏毒罪名。同年8月10日,警队在全香港多处采取行动,检获大量毒品,拘捕多人。案中3名疑犯指执法人员怀疑贪污,向港督特派廉政专员公署寻求协助,遂揭开事件的序幕。

  1977年2月至5月,廉署采取多次行动,拘捕多名涉案执法人员。9月,廉署再次展开行动,先后扣查87名涉嫌受贿的警务人员。10月,警察集会抗议廉署对警务人员进行调查,继而向时任警务处处长递交反对廉署请愿书,而约40名警务人员到廉署执行处总部以表不满。11月,时任港督颁布局部特赦令,宣布在1977年1月1日以前曾贪污而未经检控的公务员可获特赦,冲突才得以平息。

  1978年9月,集体贪污案分三案进行审讯,一人在逃,26人被控串谋妨碍司法公正;18人罪名成立,分别被判监1年零7个月至5年不等。

26座公屋贪污案

  1981年1月9日,廉署接获线报,指于1971年建成的两栋公共屋邨出现结构性问题。后经调查发现,共发现729座由港英政府和公营机构兴建的楼宇存在结构问题。其中26座因为结构远低于安全标准而有即时倒塌危险,需要尽快拆卸重建。

  廉署在一年内调查3000名人士或公司,却未有突破性的进展,直到1987年初,有两名涉案者愿意担任污点证人,成为破案的关键。案件有3名承建商及7名现任及前任港英政府人员被控以贪污罪名,1988年3月11日,其中一名涉案人士共6项行贿罪名成立,入狱33个月,罚款32.5万港元。另一名承建商两项罪名成立,被判入狱3个月,缓刑一年及罚款4000港元。

佳宁集团诈骗案

  佳宁案是1980年代一宗牵涉到前香港上市公司佳宁集团及其高层的贪污案和诈骗案,是香港有史以来涉案金额最大的商业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