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堆一器”背后的“硬核”底气(2)

光山新闻网 刘洋 2019-04-18 09:34:28
浏览

  1961年,25岁的张兴治从北京邮电大学毕业,来到了原子能院,参与回旋加速器的运行和维修。两年后,研究员张文惠也来了,参与重水堆的运行和维修。“一堆一器”所需的专业知识庞大且复杂,对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很长一段时间,他们都无所适从,很多与“一堆一器”相关的专业知识都要从头学起。

  张文惠说,他真正“吃透”第一座重水堆用了20年,直至对重水堆的设备、系统、操作、管理等方面都做到“了如指掌”。后来,第一座重水堆因设备老化面临技术改造,都是张文惠和同事直接上手。“这个堆前前后后运行了50年,对它,我比对自己的身体还熟悉。”重水堆运行期间,张文惠和同事对它各个方面都进行了大量技术改进,改善了堆的可运行性能、安全性,扩大了反应堆的用途,实现了“一堆多用”目标。

  “每个进入原子能院工作的人都想着尽快熟悉工作岗位,娱乐和享受可以排在日常计划的最末位,我当时是个单身汉,没有别的什么事情,脑子里除了工作就是学习。”回忆起当年初到北京远郊的生活,张兴治觉得也挺满足的,他说,当时每周末会有辆解放牌大卡车拉大家进城,但大家一般不会每周都出去,“一个月进一次就不错了”。

  抱着“以身许国”的信念

  1969年,为了响应“两弹一星“的研制任务,需要对回旋加速器做改进,张兴治担任这次改进工作的运行组长。他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为了获得可靠数据,以保证精确测试人造卫星部件在不同环境下受到的损失,他们团队几人夜以继日地守在回旋加速器旁,就是为了不让数据出现一丝差错,因为“上天的设备数据不能差一丝一毫”。

  张兴治说,大家都是抱着“以身许国”的信念来的,“特别是老前辈们的精神,影响我们一代代人”。

  多年来,原子能院围绕着“一堆一器”开展了核裂变测量、核数据测量、核反应研究等无数工作,为“两弹一艇”技术攻关作出极大的贡献。后来,在核科技工业发展需求的牵引下,“一堆一器”获得新的生命,原来的一座重水反应堆和一台质子回旋加速器已发展壮大为反应堆和加速器事业。利用重水反应堆和质子回旋加速器生产的同位素和放射源,广泛用于医学癌症靶向治疗、工业、农业等领域。

  1984年、2007年,回旋加速器、重水反应堆先后完成历史使命,光荣退役。原子能院党委书记万钢表示,从“一堆一器”起步,我国的科研人员逐渐走出一条创新之路,我国也成为世界上的核大国,从国际舞台的边缘走到中央。“回顾这段历程,再难的时刻都已经走过来了,未来,我国的核工业发展应该是底气十足的。”万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