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东北地理所:锦绣田野 向美而生
中科院东北地理所:锦绣田野 向美而生
中科院院长白春礼调研东北地理所大豆分子设计育种重点实验室。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供图
■本报记者 秦志伟
4年特色研究所的建设和发展之路,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以下简称东北地理所)走得既稳又实:优化学科布局,凝聚主攻方向;推动协同创新,强化学科引领;推动成果转化,打造全产业链条……
有两组数据可以证明:东北地理所承担的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从筹建前的1项增加到9项;4年来累计获得科研经费约7.9亿元,是筹建前同期水平的两倍。
看到这两组数据,和东北地理所打了30多年交道的东北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盛连喜也不禁感慨:“特色研究所建设非常有必要,这让他们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国家科研主力军。”
这场“特色之旅”源于2015年,东北地理所进入中科院研究所分类改革试点,开启了特色研究所建设之路。东北地理所以满足现代农业和生态文明建设两大国家需求为使命,着力解决东北主要作物种质资源创新、土壤治理及粮食增产、生态恢复及环境保护等重大科技问题。
定特色 聚农业
何兴元担任东北地理所所长至今已有11个年头。当年他从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调来上任时,东北地理所还在为生存问题发愁。
何兴元到任后,所领导班子开始重新定位发展方向,聚焦农业发展需求,调整科学布局和科研方向,渐渐扭转了东北地理所发展相对缓慢的问题。这些前期探索和积累,为未来建设特色研究所提供了底气和信心。
但同时,何兴元也十分清楚研究所自身的弱势所在。“定位准确、学科有特色,但整个学科体系还不完善”。他向《中国科学报》举例说,筹建特色所之前,东北地理所只承担了“松嫩—三江平原粮食核心产区农田水土调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说明核心竞争力还不强,这与东北地理所的地位是不匹配的”。
因此,走好特色建设的第一步尤为关键。“优化学科建设,凝聚特色方向。”这是所领导班子经过广泛调研和反复讨论后给出的结论。
东北地理所首先调整了地理学、遗传学和生态学专业方向,重点打造大豆分子育种、黑土生态、苏打盐碱地改良等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构建“实验室+中心”的新格局,提高区域地理、环境科学和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对农业特色学科的服务力度;强化特色方向研究团队,新建寒区大豆育种等6个农业特色方向学科组。
无疑,这种学科调整对于东北地理所的传统方向而言颇具挑战性,然而回报也非常明显,那就是争取国家重大任务的能力增强了。
何兴元把2016年看作东北地理所的项目年。当年,该所共承担了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含原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分别是“主要经济作物分子设计育种”“东北苏打盐碱地生态治理关键技术研发”“中高纬度湿地系统对气候变化响应”和“东北退化湿地恢复与重建技术及示范”。
其中,由东北地理所研究员冯献忠牵头主持的“主要经济作物分子设计育种”项目,经费7837万元,是该所建所以来拿到的经费最高的项目。
然而冯献忠曾为经费预算编制头疼。2016年4月22日,冯献忠接到科技部的电话,要求在5月3日前完成经费预算编制。“现在新政策多,我对经费编制又不熟悉,于是请所里提供帮助。”他回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