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水生所:上善若水 生生不息
中科院水生所:上善若水 生生不息
洱海水下森林恢复试验区
■本报记者 韩天琪
小到一个池塘,大到内陆水体生命过程、生态环境保护与生物资源利用,只要是与“淡水”和“生物”相关的研究,都能看到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生所)的身影。
近年来,通过推进特色研究所建设,这支水生态环境和水生生物研究领域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断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特色定位、特色学科和特色支撑,活跃在国民经济主战场,为我国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走出了一条独具魅力的改革创新之路。
波折
2015年4月,时任水生所所长赵进东匆匆进京。这是一段熟悉而踌躇的行程。他此行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游说”中国科学院领导再给一次汇报特色研究所建设方案的机会。
两个月前,中科院召开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特色研究所遴选评议会,赵进东代表水生所参加了答辩。作为建院初期建设的15个研究机构之一,水生所在近70年的发展历程中,聚焦水体污染治理和渔业育种等领域,积累了独特的科研优势。这让赵进东信心满满。
在申请特色研究所建设的考评准备中,水生所紧紧抓住自己作为国内唯一从事内陆水体生命过程、生态环境保护与生物资源利用研究的综合性学术研究机构这一独特优势,阐明了水生所将在国家水环境保护、渔业可持续发展和微藻生物能源利用等重大战略需求方面,针对相关领域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关键科技问题,着力强调面向生态文明领域中的对社会和产业发展突出的成效,突出研究所在该领域中的体制机制改革、人才队伍建设成就,更鲜明地展现在水生态环境维护、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珍稀物种保护等方面的重要成就和引领作用,使研究所特色得以鲜明地呈现。
特色研究所是中科院研究所分类改革中的“特战旅”,想要进入第一批特色研究所建设试点,就要找准特色定位、发展特色方向、巩固特色优势,赵进东对此有清晰认识。然而评议现场其他研究所的答辩表现,让他看到了水生所在凝聚特色方面仍有努力的空间。
回到所里,他马上召集相关人员开会,进一步凝炼特色研究所建设的目标。
按照特色研究所培育建设的要求,研究所应围绕“主要服务项目”和“特色方向”,产生重要经济社会影响力。
“如果不算横向经费,单就专利产品性质的转移转化而言,水生所一年的收入大概只有几十万元。但我们新品种推广所创造的收益大都在渔民的口袋里。”现任水生所副所长(主持工作)殷战力陈水生所对我国养殖渔业的贡献。
例如,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桂建芳团队培育的异育银鲫“中科3号”,曾在3年内占领了全国70%的市场,近5年来已生产优质苗种326.96亿尾,新增销售额581.45亿元,新增利润244.5亿元。这么具有经济价值的技术和品种,水生所却并未就此申请专利。
“成本低、没门槛,优异的产品才会更迅速地得到推广,更好地产生社会经济效应。”殷战相信,特色研究所建设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要为社会创造效益。
在条件保障方面,特色研究所建设对研究所在承担国家重大研发计划上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水生所“一三五”规划中,“三个重大突破”之一的微藻生物技术当时仍处于培育中;在申报特色研究所建设时,多数特长领域的国家重大专项尚未启动。这些因素或多或少影响了对水生所的评分。
“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论文少”“参加竞争的其他研究所在生态环境领域实力都不弱”……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着。
“可是,有不足才有改革的动力和方向呀!”不知是谁抛出的一句话,让全场瞬间安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