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科学城地标“地6楼”:请汗青记着这栋楼
难忘的科学城地标“地6楼”:请汗青记着这栋楼
编者按
6月22日,北京市公示了第一批429处汗青修建,位于中关村科源社区的3栋“特楼”在列。它们曾是钱学森、钱三强、郭永怀等39位两院院士糊口过的处所,是中国现代科学大家们的精力高地。
而在北京德胜门外,本日的奥运村四周,尚有一栋办公楼曾荟集过40多位院士,发生了一批奠定性的科学成就。为了让它代表的爱国情怀和科学精力传承下去,中科院院士叶大年等专家号令将它永久地生存下来。
■本报记者 冯丽妃
本日的北京北三环高楼林立,德胜门外北土城西路车流如水。路南,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地质地球所)大门正劈面,有一栋6层高的办公楼被周围的高楼围绕着。这栋被称为“地6楼”的修建见证了60年来这片地皮上的风云变迁。
一甲子之前,德胜门外照旧一片平坦的郊野,连马路也没有。远远望去,只有两栋高楼孤零零地矗立在农田之间,个中一栋就是“地6楼”。“在我们的影象里,它的名字是‘华严里1’号楼,曾经的德胜门外第一高楼,目前也是中国科学院当年‘科学城’的仅存遗迹。”中科院院士、地质地球所研究员叶大年说。
60年来,从这栋不起眼的楼里走出了40多位院士(包罗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谢先德),涌现了一批奠定性的科技成就。个中,刘东生先生是国度最高科技奖的得到者。为此,叶大年与同事易善峰、周新华等发起,让“地6楼”作为科学城的遗址永久地保存下来,让它成为中科院科研文化及汗青传承的一个载体彪炳于史。
独一科学城“遗迹”
1958年,在全国“大跃进”的形势下,一个弘大的、以莫斯科大学为蓝本的“科学城”筹划出炉。其城址概略在本日德胜门—京藏高速东面,以大屯(洼里)为东北角、祁家豁子为西南角,组成一个面积约5平方公里的近似四方形的地块。
但随后一年,科学城跟着那段汗青举动快速下马,德胜门外一片平坦的郊野上仅留下两栋楼——祁家豁子的专家招待所(厥后统一定名为“华严里1”号,2014年被改编为“地6”号)和东北角的“917”大楼。
其时中科院一些研究所急需成长空间,于是专家招待所成了中科院地质研究所、古脊椎动物与昔人类研究所的新址;“917”大楼则迁入了中科院地理研究所、中科院遗传研究所和综合科学考查委员会三个单元。“当时候,到了晚上九、十点,从德胜门远远望去,两栋楼时常一片灯火通明,许多人仍在加班加点搞研究,成为一道符号性的夜景。”叶大年回想。
因为它承载了太多过往岁月的影象,至今每次回所里,原中科院地质研究所副所长、已经85岁高龄的易善峰总会像造访“老伴侣”一样,到楼里转一转,到老同事周新华的办公室里坐一坐。“我还记得1960年原地质所从搬迁到这里,我们一起抬办公桌的情景,似乎就是在昨天。”易善峰感应。
60年弹指一挥间。旧日科学城的土地上,阶梯和楼宇几经翻建,农田水塘消失了踪影,为了迎接奥运会,“917”大楼也随之而去。
“我们为这片遗址上产生的工作而感动!”易善峰说,“但与此同时,这里产生的变革如此之大,国表里游子回归此地时,皆曰‘沧海变桑田,找不到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