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松恩:站在科技发展的前沿(2)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19-08-02 14:34:32
浏览

由于小麦非整倍体的研究属于基础理论研究,当时国内对这一研究有着各种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应集中精力研究当时农业生产的实际问题;有人认为这是一项工作量大的理论研究,见效慢,出成果周期长;还有人认为育种就是要培育出新品种,这种理论研究可以放一放。

戴松恩等人在开展了5年的小麦非整倍体研究后,针对人们的误解和议论,在《农业科技通讯》1980年第1期上发表了《为什么研究小麦的非整倍体》的文章。在这篇文章里,戴松恩先介绍了当时国外利用小麦非整倍体在小麦遗传学、小麦系统发育、小麦育种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取得的成果,通过对这些研究内容和成果的综合分析,戴松恩认为:“展望小麦非整倍体研究的未来,肯定是有很大发展前途的。它可以更快地、有系统地弄清小麦各种性状的遗传规律及其染色体和近缘植物中染色体的部分同源关系,从而更有计划地选育出各种特殊优良的小麦新品种。所以要在小麦育种上求得飞跃发展,非进行非整倍体研究不可,才能使小麦育种技术上升为小麦育种科学。”同时,戴松恩也指出小麦非整倍体的研究“工作量大,时间长,必须明确方向,坚持下去,才能获得成功。今天下功夫,打基础,正是为了今后小麦育种工作的大发展”。因此,戴松恩认为“有必要安排一定的机构和一定的人力来进行这项研究,列为国家计划,长期坚持下去”。

为了让国内学者更好地认识和开展小麦非整倍体研究工作,戴松恩翻译了美国学者E.R.西尔斯1954年的研究报告《普通小麦的非整倍体》(The Aneuploids of Common Wheat),这篇报告是E.R.西尔斯连续15年开展小麦非整倍体研究的成果,介绍了“中国春”小麦品种的整套非整倍体(如单体、缺体、三体、四体以及端着丝点染色体和等臂染色体系统等),叙述了单体和三体畸变型的来源,描述了七个部分同源染色体群中没群的三个非整倍体,鉴别了染色体的形态,观察并记录了单体、缺体、三体、四体的繁育行为,叙述了端着丝点染色体和等臂染色体以及它们的来源和繁育行为,记录了一些非整倍体的嵌合体,并指出了小麦遗传研究和育种研究的方向。

1980年2月,《普通小麦的非整倍体》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情报研究所铅印,是目前国内所见最早翻译的小麦非整倍体研究著作,为国内开展小麦非整倍体研究的学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不少学者从中受到启发而作出新的研究成果。

李振声院士认为他正是受到戴松恩这一译著的启发,引进了“中国春单体系统”,产生了建立新“蓝粒单体小麦系统”的设想,经过多年的试验和研究,最终不仅获得了蓝粒单体小麦系统,而且获得自花结实的缺体小麦系统,并建立了缺体回交育种法,探索出一条缩短远缘杂交育种时间的新途径。

统一认识,明确未来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小麦非整倍体研究工作的开展,在戴松恩的努力下,1980年3月8~12日,全国14所高等院校和12个科研单位的34名代表在北京举办了“全国小麦非整倍体研究第一次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