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之荃:为学生洗烧瓶的院士(3)
沈之荃又把目光投向了稀土。“中国稀土不稀,我就想能不能用稀土作催化剂,促成小分子聚合成高分子。”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沈之荃开展稀土络合催化双烯烃聚合及其橡胶研究,此成果于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沈之荃刚来浙大时,学校的化学科研刚起步,搞科研条件比较艰苦,经费也很少,沈之荃和她的同事们开展“高分子合成中进一步开拓应用稀土催化剂的研究”,不断改进、不断提高。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末,沈之荃进一步推进稀土络合催化聚合研究,在高分子合成和材料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从而获得了1993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和多项省部级奖项。
沈之荃的科研总是不断创新,她在膜分离等科研工作中也取得了成果。作为访问学者,她曾赴美国阿克隆大学和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工作,在10多个国际会议上作学术报告,并受邀到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英国、加拿大和瑞士等10多个国家的30多所高等学校、科研单位讲演和访问。
“做科学研究,我觉得有两点很重要。一是实践,有些文献看不懂,我就动手实践,有点体会了再看就容易理解,看了再做、做了再看,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二是抓住主要矛盾,也就是要牵住牛鼻子,不能对什么都感兴趣,要集中精力解决最重要的问题。”
沈之荃在科研上坚持不懈的努力,为国家高分子化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也实现了她当年立志要为国家做贡献的理想和人生价值。
成绩和荣誉应该归功于集体
1979年底,沈之荃和她的家人搬来杭州,没带什么家具,书却装了好几个箱子。勤俭、朴素是她的一贯作风。
刚来浙大时,沈之荃的办公室就在实验楼里,面积不足10平方米,对门就是实验室。柜子上放着学生的测量仪器,冰柜里存放有一些实验药品,难免散发出一些气味。座椅也已经褪色和破损,露出里面黄色的海绵。
桌上的一部普通电话还有一个故事。1998年夏天,时任浙江大学党委书记张浚生到高分子系看望沈之荃,发现她的办公室条件很简陋,4个人挤在一间办公室,连直线电话都没有。回来后当天,张浚生要求有关部门为沈之荃办公室装上了电话。
直到近年学校新建了高分子系大楼,沈之荃才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相对宽敞的办公室。整洁而又简单的办公室里,没什么装饰品,只有一幅由同样从事高分子研究的浙江大学教授郑强所写的字,“清雅——景仰沈之荃院士之风范”。
身为院士,沈之荃却从来不摆架子,待人总是和蔼可亲。2005年,浙江大学13届DMB(登攀)节邀请沈之荃为学生进行《科学与人生》名家讲座,当时年已74岁高龄的她,在两个半小时的讲座时间里,坚持站在演讲台上。当同学们用热烈的掌声请她坐着讲课时,她说:“站着讲更精神。”当天180人的报告厅被300多名学生挤得水泄不通,他们都静静地聆听着沈之荃的教诲。
乐于跟年轻人分享的沈之荃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有一种药物叫‘606’,科学家用606种化合物在动物身上做实验,终于找到了治疗梅毒的特效药。因此,这种药物就被叫做‘606’。”她认为,勤奋是最重要的,同时要“会”做事,讲究效率。
虽然取得了卓越成就和诸多荣誉,但沈之荃坚持认为“工作是大家做的,成绩和荣誉应该归功于集体”。光环之下的她,本色依旧淡然。她说,她只是一个普通人。
《中国科学报》 (2019-07-24 第5版 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