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饥饿”目标面临“隐性”挑战
“零饥饿”目标面临“隐性”挑战
图片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官网
10月16日是第39个世界粮食日,主题是“行动造就未来,健康饮食,实现零饥饿”。回顾近10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这是首次将饥饿问题与健康饮食联系在一起,这意味着“零饥饿”不仅仅是应对饥饿问题,还要保证人体获得充足的营养。
自2015年起,全球饥饿人口连年增长,打破了此前连续10年减缓的态势。联合国等发布的《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全球面临食物不足困境的人数达8.216亿,每9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在挨饿。
饥饿不仅是粮食问题,还受环境、经济等多重因素影响。如何应对全球粮食危机,实现“零饥饿”,《中国科学报》邀请粮食作物研究人员、政策研究专家共商技术、政策、制度融合发力之策。
隐性饥饿更应引起重视
2019年度《全球食物保障及营养问题现状》报告显示,全球饥饿人口数量连续3年增长,已经由2015年的7.85亿人增至2018年的8.22亿人。
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所长樊胜根博士告诉《中国科学报》,导致饥饿现象加剧的原因错综复杂,但区域冲突和气候变化是主要推手。目前,多达18个国家、近7400万人深受冲突的影响,而且冲突容易导致饥荒问题。此外,由于气候变化引起的全球变暖会影响食物生产和多个自然系统,而不健康的膳食习惯和不可持续的食物系统也在不断地威胁着人类健康和地球环境。
在全球范围内,大量的儿童和成人同时面临营养不良的多重负担:营养不足(饥饿)、微量营养素缺乏(隐性饥饿)和肥胖。据统计,1.49亿儿童发育迟缓,身高不足;6.72亿成年人肥胖。人类需要同时解决“吃不饱”和“吃不好”的问题。
自2009年起,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中国作物营养强化项目副主任张春义,负责协调组织全国范围内30余家相关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专家组成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团队,针对中国人群尤其是贫困人口的微量营养素缺乏问题开展相关研究,并取得了重要成果。
张春义表示,造成营养不良的原因复杂,但所有形式的营养不良均呈现一个共同特点,即食物生产不适应营养需求,膳食结构不当。
值得注意的是,饮食多样性不足导致的微量营养素缺乏与儿童发育迟缓(身高体重比低)率升高有关,这甚至可能造成永久性的儿童认知损伤。
目前,张春义课题组的研究区域由偏远落后地区扩展到城市,研究对象由水稻、小麦、玉米等大宗粮食作物扩展到蔬菜。研究人员发现,贫困地区的隐性饥饿问题更严重,但城市也存在隐性饥饿。调查数据显示,隐性饥饿人口数量没有减少。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粮食安全的重点在保障数量,并未把营养纳入粮食生产的指标。“以前来不及关注营养,现在我国的粮食问题逐步向隐性饥饿转移,研究人员应该关注作物营养品质,解决粮食配置不合理的问题。”张春义说。
改造食物系统
樊胜根认为,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在于全球齐心协力,改造我们的食物系统,推广健康膳食。
近期,《EAT—柳叶刀报告》强调,膳食结构转变包括全球对水果和蔬菜等健康食物的消费增加,同时,添加糖和红肉等食物的消费减少。实际执行过程中,还要因地制宜,不同国家的健康和可持续膳食并不相同。
但是,该报告指出的膳食方法对大多数穷人来说是负担不起的。这一膳食方案的成本超过了15.8亿人的家庭人均收入。
樊胜根表示,营养补充剂是解决隐性饥饿的办法之一,但相比之下,通过粮食补充营养更经济。降低营养密集食物的价格应该被列为优先政策。
“对于粮食作物来说,营养品质和产量的矛盾不存在。”张春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