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的前世今生(2)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1-31 17:55:36
浏览

明末温病学家吴又可发现了通过口鼻传染的疫病,在《温疫论•自序》中提出:“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认为某种物体可通过口鼻相互传染,早于西方提出了传染病的概念。并普及了切实有效的防治方法,著成《瘟疫论》。相关内容可观看影视作品《大明劫》。

中华民族的先贤从天地阴阳的角度出发,发展出了伤寒和温病两大学派,针对寒温两大体系的外感病,从理、法、方、药四个方面来诊疗疾病,在几千年民族史中,对国民健康、种族繁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学习有关温病学知识,可以观看刘景源教授温病学讲座 。

(2)西 方

现代科学对病毒的认识,有赖于观测设备的进步。微生物学家们逐渐观察到了肉眼所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首先是细菌。但在早期人们甚至认为病毒就是细菌,不能把这两个微生物区分开,在病毒大家庭中最早被发现的是烟草花叶病毒。

1892年,俄国的伊万诺夫斯基将患有花叶病的烟草叶片汁液过滤细菌后注入健康烟草植株叶片,发现仍能引发花叶病,于是得出结论:致病的不是细菌,但科学家将其解释为是由于细菌产生的毒素而引起。

1898年,荷兰细菌学家贝杰林克将烟草花叶病株的汁液置于琼脂凝胶块的表面,发现感染烟草花叶病的物质在凝胶中以适度的速度扩散,而细菌仍滞留于琼脂的表面。从这些实验结果,贝杰林克指出,引起烟草花叶病的致病因子有3个特点:

① 能通过细菌过滤器(比细菌小得多)

② 仅能在感染的细胞内繁殖(借宿)

③ 在体外非生命物质中不能生长(自身没有自主新陈代谢和自我复制)

根据这几个特点他提出这种致病因子不是细菌,和我们定义的生命并不一样。而是一种新的物质,称为“有感染性的活的流质”,并取名为“病毒”,拉丁名叫“Virus”。几乎是同时,德国细菌学家勒夫勒和费罗施发现引起牛口蹄疫的病原也可以通过细菌滤器,从而再次证明伊万诺夫斯基和贝杰林克的重大发现。

病毒被正式命名以后,揭开了病毒研究的序幕,直至今日,我们发现了多种病毒,并发现它们对人体的作用,有益的,也有害的,甚至是致命的。

03 病毒与人类疾病

病毒必须通过媒介从一个宿主到达另一个宿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病毒传染过程。

病毒的前世今生

科学家们追踪发现蝙蝠是人类中爆发的许多烈性传染病病毒的自然宿主,狂犬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等致命性病毒也在蝙蝠身上有携带。

这些病毒与它们的自然宿主长期和谐共生,人类的贸然接触,必然带来严重的后果。

人类通常情况下很难接触到野生动物,但捕杀和食用野生动物,导致了疾病的传播和爆发。人们谈之色变的艾滋病,最初也是由于非洲人捕食野生猴子而感染,最终传播到全世界。

下面我们来看看到目前为止对人类影响较大的几种病毒以及常见的病毒传播方式。

病毒的前世今生

病毒的前世今生

病毒的前世今生

病毒的前世今生

病毒的前世今生

04 冠状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