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福院士:“卡脖子”实质就是“卡脑子”
高福院士:“卡脖子”实质就是“卡脑子”
导读
·“卡脖子”问题的背后是“卡脑子”的问题,“卡脑子”的问题实际上是基础研究没有跟上
·国家鼓励探索,不是拍拍脑袋啥都探索,科学问题需要和社会问题有效对接
·我就是“范冰冰”,希望Broker能够把我们的成果卖个好价钱
·青年科学家不能避重就轻,要坚守在科研一线寻找问题,要敢于挑战就做国际一流的、最难解决的问题
近日,中科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主任、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高福以“创新创业创造——坚持需求导向的微生物科学研究”为题,为中科院微生物所开设的芳澜讲堂做首场报告。
报告中,高福就如何解决“卡脖子”问题、基础研究如何同社会需求有效结合、当下科技成果转化的痛点等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
以下为报告主要内容:
“卡脖子”问题的背后,统统是“卡脑子”的问题
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期间参加福建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发展环境。
我个人对三创的理解:创新(Innovation)是在别人的基础上修修补补,创造(creativity)是在空地上拔地而起建新楼,创业(enterprinership)是把科学技术转化成生产力。而这些和基础研究紧密相关。
大家知道国家非常重视基础研究。总书记讲,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总书记还讲,基础研究要两条腿走路。更为重要的是,科学领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
紧迫感是放在那里的,因为我们还有一系列的“卡脖子”问题。
“卡脖子”问题背后是“卡脑子”的问题。“卡脑子”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基础研究没有跟上。创造没跟上,就不可能有创新;创新没跟上,就不可能有创业;没有创业,就不可能不卡脖子。
现在,我们要明白所有“卡脖子”问题的背后,统统是“卡脑子”的问题,统统是基础科学研究的问题。我们应该多思考这方面的问题。
科学问题需要和社会问题有效对接
总书记说,基础研究要两条腿走路。其中重要的一条腿,就是国家的需求。基础研究问题和需求导向问题并不矛盾,科技工作者要有能力把握中国发展迫切需求背后的前沿科学问题。
上世纪80年代,我在山西农业大学念本科的时候我们就讨论,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了,搞科学会走什么样的路。走英国基础研究为主的路?走日本应用需求导向的路?
回过头来看看日本,这二者不矛盾。它背后就是科学问题,基础研究问题和需求问题并不矛盾。
以前,我们说日本不做基础研究只做应用,是因为日本瞄准当时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把它背后的科学问题和需求问题结合到一起,从科研角度砸钱做。
2001年,日本政府在第二个科学技术基本计划中提出,要在50年内拿30个诺奖。
那一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野依良治曾评论说,日本政府提出这样的目标没有头脑。但是日本政府仍坚持这一目标,并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内设立了“研究联络中心”。
现在日本已经拿到了19个诺奖。
需求问题逐个击破,这背后是把需求和基础问题结合到一起了。
同志们,我们鼓励探索,不是拍拍脑袋啥都探索,科学问题需要和社会问题有效对接。
我这里有两个例子,全球都在想办法解决血小板生产的救命问题。2018年,日本京都大学教授Koji Eto跨学科用物理技术解决了人造血小板生成。
这个技术一旦产业化,就解决了临床上血小板缺乏的重大需求。这就是一个创新创造创业的相融合模式。
继续创新科学转化体系,是对科技成果的价值尊重
中国现在“卡脖子”“卡脑子”的问题有一些已经解决了科学问题,但是解决以后,这些科学成果没有转化出去。
我们的应用转化研究太差,这是因为我们的转化机制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