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中心城市如何应对疫情?
新一波潜伏期与返工大潮同时来到
一线中心城市如何应对疫情?
“6日是第一个潜伏期,后面可能还要出现一个潜伏期。”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专家组成员蒋荣猛回应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拐点是否将到来”时如是说。
潜伏期还在持续,返程大潮也正在进行,今年的复工之路注定不平凡。人员流入的一线中心城市应对疫情的压力也将更加巨大。
北京超武汉成“最危险”城市?
近日,“未来15天中国城市疫情危险系数排名”的消息备受关注,该排名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本次疫情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共统计了全国295个城市的信息,综合各城市新型冠状病毒诊断信息、气候数据、人口迁移、交通数据、人流、政策情况、医疗状况、历史等信息。
结果显示:北京的危险系数在武汉之上,位列第一,广州、重庆、上海、杭州、成都、温州、深圳紧随武汉之后。
百度迁徙大数据提供的城市迁徙图谱显示,全国热门迁入地(目的地)排名前五分别为:北京、上海、成都、广州、深圳。
“对这一结果并不感到意外。”上海财经大学常务副校长徐飞告诉《中国科学报》,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经济活跃度最高、人流量最大,发生交叉感染的可能性也最高,这也意味着一线城市抗击疫情的压力和形势更加艰巨严峻。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厦门大学教授赵燕菁也表示,一般情况下最容易出事儿的地方就是人流交叉最多的,北上广就是这样的地方,北京一定要成倍警惕,要做十倍于其他城市的准备。
城市“严防死守”为治疗奠定“基础”
一线城市作为人口迁入的重镇,在第二波潜伏期到来之时,也将成为其疫情防控的重点。
今天是返工的第三天,在徐飞看来,一线城市正处在防疫的窗口期和关键期,更需加强疫情研判,精准施策,落实属地责任,采取集中隔离、网格化管理等方法“严防死守”。
徐飞提出:务必做到“三个三”。首先,三个覆盖:做到人员信息登记、重点地区外来人员医学观察、服务管理的全覆盖;其次,三个一律:做到所有进城人员一律测量体温,一律公开透明相关疫情信息,一律对来自重点疫区外来人员进行医学观察;再者,三个加强:加强医疗救治,加强社区管理,加强通道管理。
“以上是疫情防控的基础,基础筑牢了,阻击疫情才有保障。在此基础上,重点做好患者医治。”徐飞说。
据了解,为防控疫情,各一线城市相继出台了筑牢基础的“非常之策”,北京出台“19条”,其中最后3条为加强城市运行保障措施,为返京人员做好服务;上海重点加强了各交通道口来沪人员检疫工作;广州也严把检疫关,与属地卫生部门建立起联动机制......
赵燕菁表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城市不能“全城卧倒”,这样的代价太大。要通过一些先进的办法,在公共卫生事件瞬时爆发时,可以精准定位。
他举例,麻省理工有一个研究项目,在污水井里安放试剂和传感器,可以及时发现污水中的病毒。由于污水收集有明确的分区,通过污水井就可以准确知道城市中那些街区存在传染病毒。这样就可以避免将整个城市都拖入高等级的应急状态,将封锁的区域限制在最小范围。类似的还有把路灯作为传感器,应用到防范上,可以瞬间锁定高危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