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中心城市如何应对疫情?(2)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2-06 07:06:23
浏览

此外,赵燕菁认为,例如北京这样处于防控阶段城市的重点是应当是“分区接诊”。“分区接诊”的核心是隔离。要尽快做好限流和取消大医院集中式发热门诊,并将所有社区门诊临时改为定点大医院发热门诊的准备。

 

城市管理 或可启动“战时”之举

 

城市管理者积极作为、有效作为,可为最大程度减少病毒在人际间传播等各种危害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徐飞认为,这次疫情并非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城市管理者要充分吸取国内外历次应对鼠疫、霍乱、天花、非典、禽流感等疫情的经验教训,改进相应的公共政策,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优化关于突发事件的组织应对机制。在此非战时的“战时”状态下,管理者的指挥调度不能刻板按照“平时”规则和办法,流程再造、组织重构、非常之举,势在必须。

 

例如,受疫情影响,现在酒店、宾馆等几乎都闲置下来,政府可视情况征用,分类安置疑似患者、接受医学观察人员,减少对当下最宝贵的医院(疗)资源的占用;也可临时用作医护人员和相关支撑保障人员过夜休息场所。

 

又如,餐馆饭店为春节档期准备了很多食材,现可作为一个“特别供应渠道”为医护人员、被隔离人员提供用餐,这既避免了食材因过期变质造成的浪费,也可减少因不必要的人员流动而可能产生的交叉感染。“对这些经营实体来说,也是另外一种形式的经营。”

 

再者,“可否考虑用七、八月的暑假来‘置换’二、三月或三、四月各大中小学本应开学上课的时间,如此等等。”徐飞建议。

 

赵燕菁认为,要想法尽快将传染范围在空间上定位。定位的越准确,突发事件影响的范围就越小,恐慌也就越容易得到控制。通过应急响应分级,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冲击减少到最小。相比集中的定点综合医院,社区诊所发现的病例,可以通过大数据更清楚地在空间上刻画出不同烈度的传染范围。从而在特定的点上最大限度地集中有限的医疗资源。

 

今天的城市能力和2003年非典时已大不相同,不仅神经触觉(网络大数据)更加敏锐,输送系统(物流配送)也今非昔比,可以说城市已高度发达。“诸多城市新功能也都应纳入应急预案。例如配送系统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做出相应调整,可以迅速按照规定切换物流系统,及时配送物资。”赵燕菁说。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