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战“疫”,别被情绪裹挟
心理战“疫”,别被情绪裹挟
新冠状病毒疫情仍在肆虐,伴随着史上空前的封城大隔离,以及群体性聚集活动的禁止,由此产生的恐慌情绪也在弥漫,因心理压力导致的各种极端行为和社会矛盾也在凸显。
“由于新冠肺炎具有不可预知性、不可抗拒性,疫情带来巨大负性信息或影响会随着人际传播,产生剧烈的心理震荡,引起全社会的恐慌,给防疫工作带来的巨大社会压力。”中科院心理所研究员刘正奎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
对此,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教授徐凯文表示:一个成熟的国家和民族。在遇到灾难性事件或者重大公众事件时,不被极端情绪所裹挟,能够做出理性的判断和行为,对抗击疫情乃至于其他重大事件,至关重要。
那么,应如何疏解此次战“疫”过程中积酿的一些社会情绪和矛盾,使社会心态不被非理性情绪淹没?《中国科学报》就此采访了心理学、公共卫生学和公共管理学方面的相关专家。
舆情之猛不亚于疫情
政府卫生部门被指信息不透明或工作不力,科学家发声后遭遇质疑和谩骂……伴随着疫情,一些社会情绪和矛盾正在酝酿。
在这个过程中,信息传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病毒通过多种途径影响着我们的健康,疫情通过一种途径——信息,影响着整个社会。”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陈雪峰说。
陈雪峰表示,社会心理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疫情发展、科研进展和政府应对情况,这些关键信息会在很短时间内引发关注,引起一定的社会情绪。
“最初,由于信息公开不够及时和准确,引发了非理性恐慌和愤怒;由于信息发布不够严谨和规范,引发了非理性抢购行为。”陈雪峰说,但随着媒体信息的发布、过滤、澄清机制的完善,信息在风险沟通中的积极作用日益体现。
“毫不夸张地说,这些天漫天铺地应接不暇五花八门的舆论舆情所造成的恐慌丝毫不亚于病毒疫情本身。”病毒性疫苗研发专家、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深圳)教授孙彩军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
在他看来,善意的提醒、合理的争论是非常必须和有益的,但恶意的嘲讽、无理的谩骂不仅于事无补,还会导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的悲剧。“如同疫气可以传播生物学意义上病毒一样,戾气可以传播感染和毒害心灵的恶之病毒。”孙彩军说说。
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朱旭峰看来,这些现象涉及到民众对政府卫生部门和科研人员的信任,以及对全国战胜肺炎的信心问题。“面对这样的全国性甚至全球性疫情,我们的民众如果不相信政府卫生部门、不相信医务工作者、不相信科研人员,还能相信谁?”他问道。
增进信任 缓解焦虑
社会层面的恐慌、愤怒和积攒的压抑情绪的爆发,人与人之间情绪的相互影响,将导致极端行为的增多。刘正奎表示,尽管疫情严重度因区域不同,情况也会有很大不同,但这些负性情绪均会给防疫工作产生巨大的社会压力。
“社会心态的引导应当特别注意疏解社会焦虑和增进社会信任。”陈雪峰说。在肺炎疫情防控中,疏解社会焦虑,需要尽可能给公众传递可靠、确切的信息。无论是疫情防控相关的信息,还是与生产生活相关的信息,及时发布都有助于缓解社会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