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非技术的眼光读懂医学史(2)
这些内容曲折生动,叙事性强,也为阅读增添了不少趣味性。汪冰认为,更重要的是,这些故事背后都有“人”的身影。“医学本身是以人为中心的,如果医学史不以人为中心展开,对读者而言就会有距离感。”
在作者笔下,盖伦、伊本·西拿、维萨里、巴斯德,他们挑战传统观念,使医生从世人眼中可疑的游荡分子,变成了一种受人尊敬的职业,也让高风险的、充满痛苦的医疗服务,变成了一项造福全人类的公共事业。在这个过程中,哪怕背离世俗、忍受嘲讽,甚至突破禁忌用活人做实验。还有历史上最早的女医生们,她们打破性别偏见,跻身医疗服务事业的前线,为医学增添了许多温柔……
“这本书是关注人的。” 汪冰说,了解一个领域往往是从了解一个人开始的。一个人格化的代言人,常常能让公众对一个学科、一个领域有更多亲近的感觉,医学更是如此。“正是有了这些伟大医者的‘现身’,一部医学史才可能成为一本有温度的书。”
医学史不是技术成就史
"现代临床医学之父"威廉·奥斯勒曾指出:“医学实践的弊端在于:历史洞察的贫乏,科学与人文的断裂,技术进步与人道主义的疏离。” 这三道难题至今依然困扰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与改革。
如果从这个角度来审视,那么医学史的叙述,就不能仅仅停留在技术成就的层面,而是更应该用非技术的视角去解读医学究竟是什么。
这本书就是试图这么做的。
作者想要告诉读者,最近一百年,医学是伴随着营养摄入增加、公共卫生条件改善、安全意识和健康教育的出现,才带来了人类生活质量和寿命方面的巨大进步的。突出的医学进步不仅包括疫苗接种、抗生素、新的药剂药品、更安全的手术,还有对致病因素的认知,比如致癌物质、污染物、职业问题等等。目前,全世界的医疗是一个巨大的产业,经济差异阻碍了患者平等地享受技术的进步,千百万人很少有机会,甚至没有机会获得医疗保健。
汪冰评价说:“疾病和治疗技术不是该书唯一关注的主题,它还关乎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这些分支被拧成了一股绳,作为一个整体来呈现医学的全貌。”
值得一提的是,阅读的过程也让汪冰想起了在北大求学的经历。“虽然这所学校有着国内最好的医学史专业,可对医学生来说,它始终是边缘的。因为我们都在忙着学治病。”
“问题是,当我们还无法真正懂得医学为何物、人为何物时,治病就可能变得危险。”汪冰直言,“我们没有看见‘人’,看不到‘人’的生活情境,看不到‘人’在生命中与重要他人的连接,又如何知道自己一定是在‘救人’?”
正因为知晓医学史是沟通医学与人文的桥梁,汪冰也希望它能够成为更多人工作和生活中的必修课。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