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疫”而上 高校科研有担当
迎“疫”而上 高校科研有担当
战胜疫病离不开科技支撑。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高校集结科研力量,启动了一批应急科研攻关项目,他们与科研院所、科技企业等联合攻关,在抗击疫情的阻击战中贡献了高校科研力量。
从第一时间进行科学研究、辅助临床决策,到迅速开展病毒检测试剂盒、开展药物和疫苗研发,各地高校科研人员分秒必争,为遏制疫情蔓延提供源源不断的科技支持。
快速准确 围绕“检测”做产品
如何让新冠病毒感染简易检测、提高确检速度?疫情出现后,不少高校围绕快速检测投入研发力量,采用新方法、新技术研发检测产品,大大缩短了检测时间。
1个月前,由上海交通大学与上海之江生物合作开发的试剂盒通过检验,成为中国法定检验机构检定合格的首个新型冠状病毒检测产品。
检测盒迅速投入使用的背后,是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古宏晨教授与徐宏研究员团队历经数年的研究——其研发的“纳米磁珠”,作为提取病毒核酸的核心载体,可以实现针对新冠病毒全自动、全封闭、高灵敏检测。在历次致病性禽流感、埃博拉病毒等防疫检测中曾发挥重要作用。如今,这一研究成果再次为国家的疾病防控贡献力量。
而在近日,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联合成都博奥晶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共同设计开发的包括新冠肺炎病毒在内的“呼吸道病毒(6种)核酸检测试剂盒(恒温扩增芯片法)”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将迅速应用到疫情防控前线。
这一产品是在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李兰娟院士指导下开发的。检测时,只需采集患者的鼻、咽拭子等分泌物样本,就可在1.5小时内一次性检测包括新冠肺炎病毒在内的6种呼吸道常见病毒,为众多患者及一线医务人员提供快速、精准、有效的诊断。
日前,南京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与南京大学校友企业江苏美克医学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研发出15分钟快速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IgM/IgG抗体检测试剂盒(免疫层析法),目前已在江苏省各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投入使用。这款试剂盒经过大样本试用检测,能够快速、简便、准确筛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符合市场需求。
能不能让普通民众,自己在家里就可以做检测,根据自测结果决定是否到医院就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分子医学研究院谭蔚泓院士、杨朝勇教授与湖南大学蒋健晖教授等科研团队联合攻关,不到1个月的时间,便突破了核酸快提、恒温逆转录扩增、便携式实时荧光检测和比色检测3个关键技术,开发出“新型冠状病毒家庭简易快速检测试剂盒和相关技术”。目前,团队研发的相关产品正在与多家定点医院合作进行临床试验,并已被推荐纳入应急审批通道。专家希望,最终的产品能够像验孕棒一样,民众只要按照说明书便可完成自检,有需要确诊的再到医院就医,从而实现重大疫情的就诊分流。
各显其能 产学“组团”研药物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李兰娟院士一直工作在防疫最前线,在复杂的危重症救治中提出建议,探索出一些新的疗法和技术,并将其纳入诊疗方案,供全国乃至全世界借鉴。在出发前,她所带领的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成功分离出新冠病毒毒株,为后续药物寻找和研发、疫苗制备走出了重要一步。
病毒防治药物是抗击疫情的关键所在。一段时间来,多所高校的科研人员全心投入,加强有效药品和疫苗研发,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