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疫”而上 高校科研有担当(2)
浙江大学药学院药理毒理研究所联合该校计算机学院及省内有关医院,在疫情发生后迅速成立了交叉学科研究团队。团队围绕新冠病毒感染后的抗炎、抗纤维化及其他并发症治疗开展研究,建立活性分子的快速判别模型,利用已有免疫调节和抗肺纤维化的活性分子大数据集,用于免疫和继发性肺纤维化药物的发现。目前,研究团队从5000多个上市药物库中成功获得了20余个有潜在治疗价值的药物分子,为继发免疫反应和肺纤维化的药物干预提供了基础,相关试验正加紧开展。
疫苗研发也在快速推进。厦门大学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科研团队与香港大学等机构建立产学研联合攻关联盟,正在对新型冠状病毒初代载体疫苗株进行深入检测和验证。
日前,中国疾控中心、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等机构共同设计开发的新冠病毒疫苗已开始启用动物试验。科研人员分别采用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等不同技术路径加班加点进行攻关。
为了方便各界共同研发病毒防治药物,天津大学生物信息中心上线了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注释数据库,为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结构、基因功能及病毒起源与变异以及药物研发等重大问题的研究提供科学根据。
此外,北京大学的黄岩谊和谢晓亮研究团队联合清华大学王建斌研究团队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布研究论文,称已开发出名为SHERRY的转录组测序快速建库新方法,这一方法有望助力新型冠状病毒的测序。
智能技术 利用“算法”防疫情
在围剿新冠病毒的同时,很多高校的科研人员也在聚焦疫情防控策略和措施,进行科研攻关,取得实际效果。
上海交通大学智能语音实验室团队联合人工智能技术企业思必驰推出“疫情防控机器人”,利用口语对话系统技术,向辖区居民主动拨打电话,调研近期行踪、摸排重点人员,大大减轻基层工作负担。
据介绍,疫情防控机器人依托语音识别、合成、理解和对话管理等人工智能技术,并结合了新研发的疫情排查对话逻辑和话术。机器人可根据设定拨打时间进行“一对一”拨号对话,除了问询,还能提醒身体不适的居民及时就医,并向社区居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此外,机器人呼叫的访谈结果可实时生成报表,反馈给服务单位。
除了疫情防控机器人,上海交通大学还研发了“自主移动消毒机器人”“医疗服务机器人”等多种机器人助力抗疫,并已在武汉等抗疫一线进行临床应用。它们不仅工作效率更高,而且可以确保消毒的彻底性,降低了医患交叉感染的风险。
在湖南大学机器人国家工程实验室,王耀南院士团队主持研制了“双臂协作辅助诊疗机器人”等系列医疗救护机器人。双臂协作辅助诊疗机器人具备语音交互、智能诊断、远程遥控等功能,可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实现现场远程辅助诊疗,使前线医务人员在不接触病患的前提下完成测温、看护等工作。
在肺炎诊断方面,华中科技大学电信学院联合华为云等团队,研发并推出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人工智能辅助医学影像量化分析系统,大幅提升了诊断效率,减轻医生诊断的繁重负荷。该系统基于纹理感知的病灶分割核心算法支持,针对患者胸部CT影像中的特点,可实现单病例全自动精准量化结果的秒级输出,大幅提升了诊断效率,有助减轻医生繁重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