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领衔发表论文:过半患者入院时无发热

光山新闻网 林晓舟 2020-03-02 16:00:28
浏览

 
 
钟南山领衔发表论文:过半患者入院时无发热  
 

2月28日,由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领衔,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等参与的“中国2019新型冠状病毒疾病的临床特征”研究,在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发表。

2月9日,钟南山团队曾在预印本网站medRxiv上发表相关研究。在对此前部分数据进行变更的基础上,该论文正式在NEJM发表。

研究人员从中国30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552家医院中提取了1099例(截至1月29日)经实验室确认的新冠肺炎患者数据。

研究发现,过半患者入院时无发热表现;初次就诊时,有2.9%的重症患者和17.9%的非重症患者未发现影像学异常。

同时,论文指出,仅有1.9%的患者有与野生动物直接接触史,不能排除“超级传播者”的情况;8.9%的患者在发生肺炎之前便可检测到新冠病毒感染。

除了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两种途径,研究者在患者的胃肠道、唾液和尿液中检测到新冠病毒,提示需进一步研究这些潜在的传播途径。

该研究确定的新冠肺炎病死率为1.4%,与国家卫健委官方报道数据更为贴近;首次明确了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入住ICU、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死亡的风险为非重度患者的9倍。

钟南山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李兰娟是37位作者之一。论文作者单位包括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等。

2月28日,WHO总干事谭德塞在瑞士日内瓦宣布,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风险级别由此前的“高”上调至“非常高”。鉴于疫情迅速传播,由钟南山领衔的研究组认为,对全国病例进行最新分析,可能有助于确定定义该疾病的临床特征和严重程度。

许多患者无发热和异常影像学表现

通过分析1099例(截至1月29日)经实验室确认的新冠肺炎患者数据,论文指出,患者通常无发热表现,许多患者没有异常的影像学表现。

共有86.2%的胸部CT扫描显示结果异常,最常见表现为磨玻璃样混浊(56.4%)和双侧斑片状阴影(51.8%)。在877例非重症患者中,有157例(17.9%)未发现影像学或CT异常;在173例重症患者中,有5例(2.9%)未发现影像学或CT异常。

论文表示,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烧(入院时43.8%,住院期间88.7%)和咳嗽(67.8%),恶心呕吐(5.0%)和腹泻(3.8%)很少见。

新冠肺炎的中位潜伏期为4天。不过,研究发现,重度、非重度组各有一例患者的潜伏期达24天。

23.7%的患有至少有一种慢性病(例如高血压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不能排除“超级传播者”情况

在1099例数据中,患者的中位年龄为47岁。其中,41.9%为女性,0.9%年龄小于15岁,3.5%为医务工作者。

论文指出,患者中1.9%有野生动物接触史记录。这些发现与其他最新报道一致,包括家庭聚集性疫情、无症状患者传播疾病和分为三个阶段的暴发模式,不能排除“超级传播者”的存在。

该研究继续证实了人传人。研究中有43.9%为武汉市居民;在非武汉居民中,有72.3%的人与武汉有过接触。其中31.3%的人曾去过武汉;其余人既没去过武汉,也没与武汉居民接触。

患者中位住院时间为12天

论文指出,所有患者的中位住院时间为12.0天(平均12.8天)。在住院期间,大部分患者被医师诊断为肺炎(91.1%),其次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占3.4%)和休克(1.1%)。重症患者被医师诊断为肺炎的比例高于非重症患者。

大多数患者(58.0%)接受了静脉内抗生素治疗,35.8%的患者接受了奥司他韦治疗;氧疗占41.3%,机械通气占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