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的疫情“思政课”
别样的疫情“思政课”
不久前,在一次课后的学习效果调查中,一名学生的表态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党委副书记兼1601班班主任邓亚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是一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课上,教师将党带领人民备战疫情的鲜活事例融入课堂,让那名学生深刻理解了中国的制度优势所在,坚定了他永远跟党走的信念。”邓亚丽说。
此时,西农的网上思政课程已经开始了一个多星期。在全国各地,不同高校的思政课程也如西农一样,开始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触网”。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这次迫于疫情压力的授课模式改变,究竟会给高校的思政课建设带来哪些影响?
机遇:一次全方位的结合
在学院里,邓亚丽主要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前几天,在指导学生开展网络团支部政治理论学习时,她带领学生,做了一件与火神山医院建设有关的事情——致敬火神山建设者。
“疫情期间,同学们非常关注抗疫的一点一滴,所以我也想着如何将视角聚焦在疫情的某个点上。”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邓亚丽说,她选择了几篇与火神山医院建设有关的媒体报道,在班级的网络团支部群组织学生在阅读之后,以接龙的形式谈感想、聊体会。形式虽然简单,但由于与学生的关注点产生了共鸣,效果非常不错。
就在邓亚丽与学生致敬火神山建设者的同时,在距离陕西千里之外的天津,天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赵丽华正在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着一堂题为“人生的青春之问”的授课。
“这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主题并不新鲜,但相比于往年,我将大量的课程实例换成了鲜活的抗疫故事和人物,也成功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参与热情。”赵丽华说。
有人关注抗疫一线的英雄故事,也有人关注身边的感人点滴。比如在杭州,中国计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薛兆瑞主讲的“量大人在抗疫中的坚守”,就颇受学生的欢迎。正如一位学生所说,“开学第一堂思政课不仅让我们了解了疫情防控的最新情况,而且还被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师生党员所感动、鼓舞”。
……
疫情期间,几乎所有高校对思政课内容都进行了大幅改动,在课程主题不变的前提下,将具体内容与当前的抗疫形势进行了相当程度的融合,其力度之大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
“这与思政课本身的属性有关。”受访时,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冯秀军表示,思政课本身是一门与现实生活联系很紧密的课程。在这次疫情期间,小到一个人、一个家庭的遭遇,大到我们国家的制度、体制,以及国家治理,乃至疫情期间的国际关系调整,都为思政课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极好的素材。
“在我看来,此次疫情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卫生事件,它已经上升为社会事件,并对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换言之,仅仅从内容上讲,此次疫情与思政课内容的结合是全方位的。”冯秀军说,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促进思政课程本身的建设。
挑战:被迫的“翻转课堂”
如果说线下的鲜活实例为思政课的改革提供了机遇,那么线上的授课方式则给老师们的教学提出了现实性的挑战。
据了解,由于此前国内高校尚没有如此规模线上教育的经验,在软硬件配备上均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当线上教学真正展开时,平台系统的堵塞、崩溃现象并不鲜见。这其中,思政课由于属于全校性的公共课程,覆盖的学生范围较之专业课要广得多,学生的瞬时访问量相应更大,因此线上教学成为了网络平台崩溃的“重灾区”。
网络软硬件设备的准备不足,远不是网上教学给思政课带来挑战的全部。